广西崇左举办花山岩画国际论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花山岩画国际论坛现场。 黄艳梅 摄

 

  7月14日,花山岩画国际论坛和第三届中国岩画遗址遗产研讨,在广西崇左市举行。多国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挖掘花山岩画的内涵价值,探讨花山岩画的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

 

  左江花山岩画,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的700年间,生息繁衍于左江流域的壮族祖先——骆越人选择在大江转弯处陡峭崖壁的高处绘制的岩画,巨大的赭红色岩画与山崖、河流和台地共同构成了神秘的文化景观。

 

  2016年7月15日,广西崇左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同时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为庆祝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一周年,花山岩画国际论坛、中国岩画保护利用与岩画新艺术创作人才培训崇左基地揭牌、后申遗时期花山文化发展研讨会、“骆越风·花山韵·东盟情”2017中国—东盟民族服饰设计大赛、“花山杯”沿边公路自行车邀请赛等系列活动在崇左举办。

 

  崇左市市长孙大光出席论坛称,花山岩画作为壮族文化的标志和符号,是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瑰宝。崇左市致力于保护管理,加强地方立法,持续加强岩画本体保护,狠抓生态环境保护,使景观环境始终保持在自然和谐的良好状态。

 

  此外,崇左市深入挖掘花山文化,积极推进左江花山音画夜游和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建设,推进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展“三月三”花山文化节系列活动宣传花山岩画,提升全市各族人民保护传承花山文化的行动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出席论坛称,在我国四大岩画文化区当中,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单幅规模上,是全球少见的巨幅彩绘岩画,展示出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古代艺术,真实反映了2000多年前,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是中国祭祀文化和记录型岩画的珍贵典籍。

 

  王建平称,中国是世界上岩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中国已经掌握的岩画遗存点数量达到1228处,图象在500万个以上,占世界岩画总遗存的十分之一强。但随着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自然灾害和工业文明的侵袭,中国岩画遗存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他呼吁各地把岩画保护放在最濒危的认识观念上予以重视,进而做好岩画的传承与合理利用,让更多民众了解岩画的珍贵价值。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