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亲制银盘陶器展亮相北京 开启“西班牙文化月”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7月13日,《心血浇灌的碎片——毕加索亲制银盘·陶器展》在北京开幕,由毕加索亲制的50余件银盘和陶器亮相中华世纪坛,也开启了“2017国家文化艺术月——西班牙文化月”活动。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具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也是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现代艺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谈到毕加索,人们马上会联想到他的绘画作品。其实,这位西班牙艺术大师擅长以丰富的媒介与题材创作出风格多样的作品,其在晚年制作的大量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也是他的杰出艺术成就。

 

  当日的展览中,由毕加索创作的银盘23件、陶盘20件、陶版画2件及陶瓷6件集体亮相。其中,银盘均为其亲手创作,有签名、作品编号及证明,无一件复制品。陶器作品则涵盖平面化、立体化和陶瓷化三个不同创作阶段,显示了毕加索丰富的创作面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西班牙驻华大使马努埃尔·巴伦西亚在开幕式上表示,毕加索是一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艺术家。其在银器和陶器上的尝试并不局限于复制经典作品,而是加入了自己创新和现代化的创作,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艺术界的重视。同时,毕加索在晚年时期对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非常感兴趣,本次展出的有些作品中甚至能看出中国书画的美感和韵味。

 

  毕加索亲制银盘陶器展也开启了“西班牙文化月”活动。同日,代表西班牙当代年轻艺术家创作水平的《“异想天开”——西班牙艺术展》也在中华世纪坛开展。

 

  其中,年轻建筑师赫拉尔多·加西亚创作的3D打印作品,综合了绘画、剪纸等艺术表现形式,以3D打印的手法及象征中国剪纸形式的红色来体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艺术家阿莱克斯·圣达菲创作的作品则融入了艺术家对于现代绘画和个人创作的思考,同时具备了明暗转化、空间深度和形式造型的视觉效果;摄影师、电影导演塞尔吉奥·费尔南德斯《发现》装置中的视听艺术世界。这些作品从一定程度上呈现了西班牙当代艺术的创作面貌,为中西两国艺术创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机会和平台。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西班牙文化月”活动通过静态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儿童戏剧活动等多元综合形式,展示推介和交流西班牙文化艺术,将持续至8月31日。

 

  除展览外,主办方还将于近期推出两场代表西班牙优秀文化艺术水准的演出,分别是《哈维尔·贡德吉他之夜》和《画外奇缘——动画互动人偶剧》。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