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戏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 ⅳ-19 所属地区 山西·朔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朔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赛”是古代的祭祀活动,意在酬报神福,祈求平安。这一剧种是专为祭祀(赛)演出的,而且把戏剧活动和祭祀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所以叫“赛”、“赛赛”,或“神赛”。
赛戏是个十分古老的剧种,晋北的乐户不知始于何朝何代,但其大量增加却是在明初,从而带来了赛戏的一度繁荣。民国初年,朔州比较有名的刘来小赛班,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地处抗日前线的晋北地区,战火连天,赛戏随着隆隆的炮声退出了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北个别村镇,把赛戏作为春节文娱活动的一种形式,零星地时有演出,赛戏也曾一度重登舞台。
赛戏属吟诵体戏曲,无唱腔和唱腔音乐,只有锣鼓击乐,以断句烘托气氛。赛戏剧目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祭祀性的特有剧目,如:《调鬼》、《斩旱魃》等;另一类是一般性的演出剧目,约有六十余个,从题材上看,可分如下几种:①佛道度化。如《佛印寺》、《司马貌夜断三国》等。②历史故事剧目。如《三英战吕布》、《孟良盗骨》、《单刀会》、《出幽州》等。③其他剧目。如《双园义》、《三捉》、《陈愣子夺印》等。赛戏的演出,有固定的台口,固定的日期,以及相对固定的剧目。赛戏表演较为粗犷、原始。除祭祀活动中特有的表演程式之外,还吸收了民间舞蹈、民间武术等表演技巧。赛戏整体演出活动,包括祭祀仪式、民乐吹奏、戏剧演出、广场社火、说书讲史等几个部分。其所用乐器击乐部分有:大锣、大鼓、大镲;吹奏乐器有:笙、管子、唢呐、“扁连”等;吹奏曲牌有:[将军令]、[水龙吟]、[紧八拍]、[大雁落]等十多支曲子。赛戏特有剧目《调鬼》演出时,演员要戴鬼祟面具。赛戏的砌末里,有一把系了红绸子的“竹扫帚”,是赛戏剧种的一个标志。赛戏的舞台美术非常简单,体现出它的古朴、简练和鲜明的祭祀色彩。服饰有蟒、袍、披、巾、*等,但质地粗糙,制作工艺较差。在演出中,服饰的穿着,砌末的运用,多有不讲究之处。赛戏特有的演出习俗,如:坐台子、吹台子、刮街、抓集、说夜书等,充分体现了赛戏的古老性、祭祀性和边塞文化的特色。
赛戏是融民间祭祀与地方戏曲于一体的,具有浓郁边塞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形式,在我国戏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戏曲文化的活化石,保护整理发展赛戏对于我省广大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定团结都将产生重要作用,对带动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抢救,能起到以点带面作用。赛戏的传承和发展使生活在该地域的汉、满、蒙、回、藏、水、保安等20多个民族的数百万民众受益近千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