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皮影戏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30 所属地区 辽宁·鞍山·千山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鞍山市千山区 申报日期 2006

 

  起源于西汉的皮影戏又名“灯影子”,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有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皮影戏也可以说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公元1585年,辽南皮影戏创始人黄素志将它带到辽河岸畔,此后数百年间,人们在皮影戏的影影绰绰中寻找到许多快乐。

 

  皮影戏于清嘉庆年间从河北滦州传来,与辽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方言音乐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辽南风格,业已经历数百年风雨的洗礼。到了今天,皮影戏似乎只成了成年人记忆深处的一段影像,而对于现在的孩子们,那美好的画面则是一种难得实现的憧憬。

 

  传千古事起百万兵

 

  皮影也叫灯影,由驴皮制成,在辽宁最盛行的时期是清末、民国年间,那时几乎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皮影剧团,盖州曾经一度是辽宁皮影戏的中心。千山区皮影戏的传承就来自盖州。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盖州皮影戏班艺人由甲来到鞍山千山区,成为千山区文化馆首任馆长,组建了皮影戏班。

 

  辽南皮影从明末清初开始已有五百年历史。现在我们常见的辽戏前身是辽南戏,辽南戏正是从辽南皮影转变而来的,而鞍山皮影正属于辽南皮影派系。说起辽南皮影,必须提到她的创始人黄素志,大约在明万历年间,黄素志只身一人闯关东,后侨居辽阳。工于绘画和雕刻的黄素志用纸张雕刻影人,后来演变为用羊皮裁剪。在造型上黄素志克服以往皮影忠奸难辩的困难,从眼睛上表现地位尊卑,这成为辽南皮影的显著特征。清朝末年另一位皮影艺人安心斋不仅表演技法精湛,而且编著了《影戏小史》这样一部专门针对皮影戏的学术论著,将辽南皮影推向另一个高点。

 

  皮影艺人 后继乏人

 

  皮影戏以它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民俗韵味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是当一名好的皮影戏演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表演时,在观众前面立一块长2.5米、高0.8米的白色台布,台布后面点上5个100度的灯泡或者两排双灯管的白炽灯,灯光照在紧贴台布的影人和场景上,再配以锣鼓弦乐和词调,这样就能达到唱影的效果。演出的剧目大多是神话及历史故事,比如《杨家将》、《大隋唐》、《封神榜》等。

 

  演员要求有三种技能中的一种:文武场、影人、唱。其中文场指拉弦,武场指打鼓。会得越多越吃香,当然也有演员在演出的时候,一人担三职。皮影戏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髯、丑五种。五种形态各异,唱腔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髯和净要求用大嗓演唱,要求粗犷有力、声音洪亮;而小生和旦要求用小嗓也就是假嗓唱,要求声音绵柔;丑则要求用杂嗓唱歌,也就是阴阳嗓,一句话里,上半句用大嗓唱,下半句用小嗓唱。

 

  在文革前的一段时期,皮影戏班常年送戏下乡,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在一些农村,没有皮影戏就意味着没有娱乐。文革后,皮影戏受到破坏停了下来。上世纪80年代后,皮影戏重新恢复,90年代后期由于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和经费困难影响,出现了后继乏人,难以传承的局面。”

 

  据千山区文化馆介绍,最近8年来,他们先后培养了约30名皮影接班人,编演剧目达15部,演出百余场。最壮大的时候,皮影工作者达到15人,而如今由于经费紧张,人员流失严重,目前文化馆里的皮影艺人只有3个人。培养一个皮影艺人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它不是简单的表演,皮影艺人不仅要会吹拉弹唱,还得自己设计制作皮影,培养一个好的皮影艺人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皮影艺人流失严重,已影响了鞍山皮影艺术的传承。

 

  皮影戏是一门“活”的艺术。它来自生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及传统气息,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乐于去欣赏、缅怀这些民间艺术,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