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 ⅲ―1 所属地区 宁夏·银川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贺兰 盐池 申报日期 2006
贺兰皮影在继承陕西皮影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道具造型生动而逼真,夸张而幽默,或纯朴而粗犷,或细腻而浪漫。脸谱与服饰无凿无痕,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繁简得宜,虚实相生。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既充实又生动,通体透剔而四肢灵活,充分借鉴了戏曲脸谱、民俗装束与剪纸艺术的精华。人物身高不超过一尺,通常采用侧身五分脸,线条细腻而流畅。头发、胡须采用山羊毛为材料,不柔不僵。男女角色脚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表演时静动分明。整体造型以墨绿、暗红为主色调,显得古朴而典雅。
演法上通过推、拉、捻、转、摆、跃、勾等方式表现。贺兰皮影的唱腔主要以秦腔、道情为主。
唱腔在保留了陕西西路唱腔特点的同时,将唱腔“板路”中的苦音更深度化,转音更有层次。“彩腔”中的“分慢板腔”借助嗓口气流涌退,收放自如。演唱时大胆使用甩腔、帮腔、帮唱、唱腔等演唱方式,渲染了舞台气氛,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唱风格。
现搜集的演出道具近300件,包括头楂、身架、车马、宫殿、桌椅、书架等;主要演出剧目30余部,张进绪现在能完整演唱的剧目有《武松打虎》、《三战吕布》、《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闹天宫》、《赤胆忠心》、《包公案》。
盐池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清未民初陕甘等省皮影艺人受生活所迫,流落到盐池县麻黄山、红井子一带,卖艺求生,当地喜欢皮影戏的人便与他们交友学艺。如盐池红井子石山沟王天玉、王天秀等,流传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
盐池皮影综合了传统戏剧、民间小调、民间美术的某些特点,集文人写作、艺术刻绘与民间方言、小曲、曲艺演唱于一体。皮影班一般为6―8人,乐器主要是锣、鼓、钹、板胡、二胡、三弦、杨琴、笛子等耍线师傅兼名角色唱腔。
盐池皮影艺人将盐池方言以快板形式,配此民间小调运用于皮影说唱中,表演形式独特。“一人领唱,众人合”的形式的高亢激越,婉转悠扬,激发了广大群众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皮影艺人运用皮影成为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群众情感的娱乐形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