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眉户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戏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ⅳ-14 所属地区 山西·临汾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临汾市运城市临猗县 申报日期 2006

 

  晋南眉户原称“迷胡”,又称“曲子”、“清曲”,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而得名,是一个以民歌的连接而发展起来的,由地摊说唱过渡到舞台演出的戏曲剧种。

 

  晋南眉户的历史主要经过了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四个阶段。清乾隆年间,所载的十二首民歌曲调中[两头忙]、[银纽丝]、[醉太平]等,是晋南眉户保留下来的主要曲调。这些曲调被一些肓人和贫民以三弦伴奏、四页瓦击节,走街串巷,打地摊演唱和为人婚丧、喜事助兴,用来谋生。音乐表现丰富,流传地域较广,主要剧目有《烙碗记》、《如意店》、《打经堂》、《三进士》、《卖水》、《四差捎书》、《张连卖布》等。唱腔有72大调,36小调。表演程式吸收了蒲州梆子的水袖、帽翅、靴子、翎子、椅子、帕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晋南眉户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南北两大流派。南路以临猗一带为中心,1952年临猗县成立了眉户剧团;北路以临汾一带为中心,形成了临汾地区眉户剧团。两路剧团在音乐改革和剧目排练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临猗眉户剧团先后三次拍电影,六进北京,三进中南海,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专场演出,涌现出程根虎、任宏、李英杰、郭高计、张俊芳、范琳、闫慧芳等一批优秀的眉户表演艺术家。听眉户,唱眉户已成为老百姓婚庆、丧葬、嫁娶、庆典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