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晋级“世界遗产”:曾获称音乐之岛
当地时间7月8日下午 ,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福建鼓浪屿申遗项目通过审议,成功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处世界遗产。这个有着“海上花园”美誉的小岛,有哪些多元的文化魅力?
鼓浪屿,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面积1.87平方公里的小岛。南宋时,它的名字是“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这是因为在岛上西南方海滩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
据说,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鼓浪屿就已出现。到了宋代,鼓浪屿开始有人定居,随着时间推移,人烟逐步繁盛。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1646年开始屯兵鼓浪屿训练水师。
它见证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国在全球化早期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是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与互鉴的例证。
有趣的是,除了本名,鼓浪屿还有好几个别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侵入中国,岛上陆续有英、美等13个国家设立领事馆,各国传教士、富商也相继建立教堂、公馆、洋行、学校、医院等,至今仍有千余幢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岛上被较好地保存,故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也正是从19世中叶起,鼓浪屿人较早受西方教会音乐的熏陶,形成热爱音乐的传统,据统计,岛上人均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有100多户音乐世家。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岛”。
在鼓浪屿上,还有众多富有内涵的历史人文景观以及风景优美的景点。其中比较富有代表性的就是日光岩与菽庄花园。日光岩是鼓浪屿的龙头景点,包括日光岩和琴园两部分。日光岩顶峰一直径40多米的巨石凌空耸立,再加上海浪拍岸、树木葱茏等富有亚热带浪漫气息的景致,十分引人入胜。
在日光岩脚下,还有一座日光岩寺,大致始建于明朝中期,初名“莲花庵”。1936年,弘一法师曾在日光岩寺东厢寮房闭关养静,期间编订了多部佛学著作,为其静修的房舍题匾,称“日光别院”。
菽庄花园则是鼓浪屿著名的私家园林。菽庄花园位于鼓浪屿东南海滨,建于一九一三年,原为台湾富商林尔嘉的私人花园,背倚晃岩、面临大海,全园分为藏海园、补山园两大部分,各造五景,在造园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
此前,也有许多文化名人与鼓浪屿有着不解之缘。1905年,当时只有10岁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转到厦门鼓浪屿养元小学读书,13岁小学毕业后进寻源书院读书。在林语堂的人生中,鼓浪屿是他“与西洋生活初次接触”的地方。1919年,林语堂林语堂与厦门鼓浪屿商人的女儿廖翠凤结婚。
作家、翻译家巴金生前亦曾多次到鼓浪屿小住。在他的心目中,鼓浪屿是他永不忘怀的“南国的梦”,“在这个花与树、海水与阳光的土地上”,“沉醉于人性的温馨梦幻”。
如上所述,鼓浪屿将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方面的价值融于于一体,无愧“中国最美城区”的美誉,这大概也是它能够被列入世遗名录重要原因。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