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外销画”在穗展出 再现昔日羊城百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末玻璃彩绘仕女图镜画 白雪莹 摄

 

  6月30日,由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主办的《洋画·羊城·洋风》展览在该馆揭幕,展出了一批18至20世纪的“外销画”。该展览以“外销画与羊城生活、外销画与西洋风物”为主线,向市民介绍了清末民初广州乃至广东的社会生活。

 

  清代“一口通商”政策造就了繁华的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广州一大批职业化的画匠,为适应西方人的审美趣味,积极吸收西洋画的技法,融合中国画的内容和元素,创作了大量融汇中西画风于一体、专门用于外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有玻璃画、蓪草画、菩提叶画、布本油画、纸本画等多个种类。为了与中国传统绘画进行区别,这些外销画当时被称为“洋画”。

 

  在该展览“洋画绘羊城”部分,人们可以从洋画中寻觅近代广州的历史和地理,以及动植物、船舶、人物、市井风情等具有岭南特色的社会百态。展览“洋画蕴洋风”部分,主要介绍在“西风东渐”背景下,很多西洋人物、西洋风物率先通过外贸交易来到中国、来到广州,而“洋画”这种外销品则真实的记录了他们的存在。

 

  在展出的重点文物中,一幅清末玻璃彩绘仕女图镜画展现了洋画“中西结合”的特点,也较好地表现了玻璃画本身细腻精致的装饰特色。人物题材、服装、道具、用色、甚至镂空式的木质镜框都具有中国特色,而绘画技术、绘画种类却是西式的。画面色彩鲜艳夺目,人物表情生动,有别于中国传统严肃的、刻板的那种肖像画。图中仕女的发式、纸折扇以及三寸金莲,都是西方人眼中非常具有“中国趣味”的焦点。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