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时贤手扎》集百位海上名家手迹
“一枕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当人们读到唐人钱珝这句诗时,自然联想到儿女情长、鸿雁传书之类的浪漫情怀。然而书札的内容何止如此,它包罗万象,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单就书法而言,传统法书名帖基本都是前人的信札,如王羲之王献之的十七帖中秋帖,无一不是国宝级的文物。书札别称很多,最早叫尺牍、笺简,后来就有书素、书翰、书辞、笺书、笺札、简帖、尺纸、信札等等。信札的收藏与笺纸的收藏,有些像阴阳太极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重叠的部分更加精彩。
本文介绍的这件《时贤手扎》,为民初南通金石书画会会长俞吟秋集藏,著名金石篆刻家王福厂题签(图1),张大千(图2)、马公愚(图3)等名家题词,集当时海上名人百家手迹(共分上下两集)。现择其代表刊出,以飨读者。
图4,为杨逸来函核实张謇中进士年庚事,用的是一帧弘一法师自制的双钩“南无阿弥陀佛”文字花笺。杨逸(1864—1929),字东山,号鲁石,晚号无间、无闷,上海人,光绪二十九年举人,工诗、善书画,为清末民初海上画派的重要画家,撰有《海上墨林》,从此不仅可以看到杨逸流丽的小行书以及撰稿者负责任的著作态度,还从中欣赏到弘一大师制作的典雅的释界花笺。
图5,系海上“三吴一冯”中著名画家冯超然的信札。虽八行素笺,却满纸生花妙笔,虽讲索还画作事,却有礼有节,君子之风,可见一斑。
图6,系吴徵待秋寄画作时所附便简,用上海戏鸿堂制笺。其书法老辣似张瑞图,率意而不乏自信。
图7,为吴昌硕嫡传弟子赵云壑的信札。从中知道其枇杷图时价十伍圆,其女儿牡丹图价八元,而给佣金皆一至两折。
信札在版本学中归稿本,有其唯一性。书信一般只对收信者或周围微量人群。信的本义是一个人能够实现诺言,而不撒谎。古往今来,相互信任者,依据这一特性,使得写信者无所顾忌,无须讳饰,故而书信往往更能显露写信人的真情实感,说的是真话实话,所记录的历史细节也更为接近真相,这也是信札的文献价值。而如果作者系书画家,其书法还具有艺术价值。信札由于幅面狭小而易于保存和流传,而同时代其他大的纸质品或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