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形镇
唐代长沙窑以釉下彩绘瓷器闻名天下,品种丰富,造型多样,不仅有青釉点彩执壶等生活用具,也有青釉点彩水盂等文房小件。本文要介绍的一件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形镇(图1),也是精巧可爱、美观实用的文房用具。
这件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形镇,高5.2厘米,长9厘米,宽6厘米,1953年安徽省合肥市出土。全器塑一卧兽伏于一台面上,兽似狮而无狮之威猛,身体蜷曲,四爪伏地,尾巴卷垂,圆目竖耳,憨态可掬。通体施青釉,釉色清淡雅致,釉面光润柔和,有细小的开片。釉下绘褐、绿两色彩,褐彩、绿彩均呈条带状,与全身刻划的纹理共同表现出小兽鬃毛的质感。
长沙窑创烧于唐代中期,盛烧于晚唐,结束于五代。其产品种类之多,在唐代瓷窑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除壶、罐、枕等产品形式多样、造型新颖之外,还善于烧造瓷塑动物,如兽类有狮、象、牛、羊、猪、狗、马,禽类有鸡、鸭、鸟、鸽等,都极生动形象,惹人喜爱。
在装饰技法上,长沙窑以釉下彩绘装饰最为可观,其彩绘瓷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在唐代瓷器中独树一帜,是我国瓷器装饰由注重“釉色美”到注重“彩绘美”的重要转变,对中国陶瓷发展史具有划时代意义。长沙窑釉下彩瓷最早出现的是褐色点彩产品,其褐彩的呈色剂是铁矾(氧酸亚铁),褐彩色泽稳定,线条流畅,犹如墨笔在纸上作画的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长沙窑又从单一褐彩逐渐发展为褐、绿两色彩,绿彩则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容易流散,具有较强的渲染效果。长沙窑的施彩方法多种多样,有“点彩”、“蘸彩”、“蘸泼”等,如这件褐绿彩兽形镇所施的条带状彩,则采用“蘸彩流饰”的技法,褐彩和绿彩均成垂流状,流纹长短精细较为随意,变化不定,有流动的美感,意趣自然天成,是晚唐时期长沙窑釉下彩绘瓷中的杰作。
兽形镇最早可上溯到战国至西汉时期,那时一般是兽形席镇,一套四件。因魏晋之前,桌案尚未出现,人们起居多为席地而坐,席镇就是压席角或帷帐之用。席镇的材料有铜质,也有玉质、石质,屈原《九歌·湘夫人》中就有“白玉兮为镇”的诗句。席镇的造型多作成动物形象,如熊形席镇、狮形席镇,大概有辟邪、镇宅的用意。唐代以后,随着书写用纸的广泛使用,桌案上使用的纸镇也开始大量出现,材质方面除了玉质、石质外,瓷质的纸镇也非常多见,造型依然以兽形为多。如唐代寿州窑的黄釉兽形纸镇(图2),笔者就曾见过多件。
纸镇作为一种文房用具,除压纸的实用功能外,更有供文人闲时雅玩的用途,这件长沙窑青釉褐绿彩兽形镇,具有小巧雅致、百看不厌的美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