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出现的人形象门神“神荼”“鬰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郁垒欹斜头上帽,神荼脱落腰间杖”,我国最早以人的形象出现的门神——“神荼”、“鬰垒”,承载自然崇拜,驱鬼避邪禳灾。“神荼”的“神”字,读音shēn,“伸”;“荼”字不念“图”,读音shū,“舒”(杼);“鬰垒”,“鬰”是繁体字,简化字为“郁”,古同“鬱”,现在统一写作“郁”;“垒”字,读音lǜ,“律”。南宋罗泌《路史·余论三·神荼郁律》:“独《风俗通》作郁律。故《集韵》中‘垒’音为律。盖神荼者,伸舒也,而郁律者,苑结之谓也。”《诗·小雅·都人士》:“我不见兮,我心苑结。”中国第一代女教授程俊英《诗经注析》:“苑结,即郁结,心中忧郁成结。”

 

  图中所示为南阳汉画馆馆藏我国最早以人形象出现的门神——“神荼”、“鬰垒”画像石的拓片(左为“神荼”、右图为“郁垒”)。该画像石是在南阳市东汉墓葬出土,原石长145厘米,宽51厘米,厚8厘米,宽44厘米,石质为南阳蒲山石灰石。左门一画像武士,束髻,面目狰狞,裸上身露双乳,下着短裤,赤足,右手持刀于胸前,左手下垂亮掌。右门原石长143厘米,宽54厘米,厚8厘米,宽44厘米,石质为南阳蒲山石灰石。右门一画像武士,束髻,面目狰狞,上体裸露身,下着短裤,赤足,左手执钺,右手下垂亮掌。此门神画像刻于左、右墓门,“能执鬼”、“以食虎”,为南阳早年出土,像面圆睛大嘴长鼻,胸部扁平窄小,大腿臀部壮硕、双赤足弯曲。以曲线造型为主,无鲜明顿挫转折,采用技法缓过渡,刚劲豪放线条不突出、夸张力不强,然凝练浑厚,蕴涵生命活力,为罕见之珍品,荣获国家2000年度十大精品陈列奖。

 

  东汉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引《黄帝书》:“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东汉南阳石桥人张衡《东京赋》:“度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东汉蔡邕《独断》:“故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乃画荼、垒于门户,以御凶也。”可见汉代把门神与“先腊之夜”联系起来,也就是与过年联系起来。

 

  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当时的人家要“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此记述与南北朝时期的左门神神荼吻合。唐代民间初以李绩为门神,后被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所取而代之神荼、郁垒;另一位是钟馗,成为新的门神。(明)冯应京辑《月令广义》:“道家谓门神左曰门丞,右为门尉。盖司门之神,其义本自桃符,故树之于门。”明代的门神宣扬道家神仙形象;而清代的门神则突出文、武财神的儒道融的形象。文门神,即着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刘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门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琼、尉迟恭、钟馗等;祈福门神,即为福、禄、寿三星。这是宋以后至明清以俗传俗,百花齐放是彰显新门神文化的现象。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