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货币见证苏区金融沧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中国革命的征途上,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纵横60余县、拥有人口370余万的湘鄂西苏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大苏区之一。1928年春天,贺龙、周逸群等人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受党中央派遣来到洪湖,掀起红色风暴,领导穷苦大众拿起梭镖、大刀、鱼叉、猎铳闹革命,组织荆江两岸年关暴动,战斗在河湖港汊,出没于芦苇荡里,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创了洪湖革命根据地,1930年与红六军组成红二军团(后与红六军团组成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将湘鄂边与洪湖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著名红色区域——湘鄂西苏区。毛泽东曾在《抗日游击的战略问题》一文中给予湘鄂西苏区高度评价:“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湘鄂西各苏维埃政府先后创办过石首农业银行、鄂西农民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鄂西特区分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发行苏区货币,发挥金融职能。在短短的数年时间里,湘鄂西根据地在不同阶段共设立过8家金融机构或银行,既有各县苏维埃政府单独发行的货币,也有鄂西五县联县政府、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发行的货币,还有中心苏区外其他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货币及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发行的货币。共印制发行9种面额45种版别的货币,为发展苏区经济、稳定苏区金融、支持军事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鄂西特区分行于1931年发行的壹角纸币,长方形,白底,绿墨石印。四边为花纹装饰边框,四角花纹中各有一个“壹”字。币面图案简单明了,上方依边框花纹起伏从右至左书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鄂西特区分行”字样,中部左右为币值“壹角”,下方中部为“一九三一年造”的印制发行时间。

 

  图2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鄂西特区分行于1931年发行的壹角布币,红色。形制、币值、发行时间均与纸币相同,只是质地和颜色不同,因为是印制在布上,所以显得没有纸币清晰,文字和图案因油墨在布上浸蚀而有些不规则。

 

  1930年秋,由石首、江陵、监利、沔阳、潜江五县组成的鄂西联县政府为加强根据地建设,在石首县调关镇设立鄂西农民银行,由戴补天担任行长,各县设分行。为取信于民,苏区货币可以直接兑换现洋,极大地提高了苏区货币的信誉。10月,鄂西联县政府改组为湘鄂西联县政府,鄂西农民银行更名为湘鄂西联县政府农民银行总行。1931年4月,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在洪湖瞿家湾成立,鄂西农民银行随湘鄂西联县政府机关一同迁往瞿家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后,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随之成立,将湘鄂西联县政府农民银行总行升格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湘鄂西特区分行,行长由戴补天兼任。行址先后迁监利周老嘴和洪湖瞿家湾(图四)。省银行之下,县设立分行,区设立支行或汇兑所。作为湘鄂西根据地唯一货币发行单位,湘鄂西特区分行统一管理整个湘鄂西根据地的金融业务,印制并发行货币,面额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元四种,其中壹角有三种颜色的纸币,布币则极为稀少。此外,该行还试制过壹分面值的铜元,但由于缺乏铸造设备和原材料,未能批量生产。苏区银行除发行、管理货币外,还发展兑换和借贷业务,积极支援苏区工、农、商业发展。

 

  1932年秋,湘鄂西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红军主力被迫转移离开苏区,湘鄂西苏区发行的这些货币随着根据地的丧失、银行失去存在的基础而被迫退出流通领域,行长戴补天也在苏区的“肃反”扩大化中被诬为改组派而错杀。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尽管它们存在的时间和流通地域极为有限,但作为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历史产物,它们伴随着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斗争而发展,在服务于人民大众、支持革命斗争、稳定苏区金融、维护苏区政权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巨大的。正如戴补天在《苏维埃区域经济问题》一文中所言:“银行是苏维埃的经济武力……我们必须凭借这一武力,才能冲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发展工商业和活泼自己的金融。”这两张货币均为石印,线条清晰,图案丰富,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根据地制版的工艺水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