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中的齐天大圣庙
电视剧《西游记》的热播,使齐天大圣这个神话人物,家喻户晓。鲜为人知的是,民国之前,大圣的知名度就挺高;更令人瞠目的是,民间还视他为神灵,将之供于专门的庙宇中。
清代李家瑞《停云阁诗话》云:“闽人信神,甚于吴楚,其最骇人听闻者,莫如齐天大圣殿之祀孙悟空。自省会至各郡皆盛建祠庙。”庙中的齐天大圣像,多作猴形,或座,或“执棒翘足而立”。而浙江永嘉的齐天大圣庙,不仅供奉孙悟空,还塑有其师傅、师弟诸人的神像:庙内中间正位,三尊神像,孙悟空手拿仙桃居中而坐,猪八戒手持钉耙与沙僧侍立于两旁,而师父唐僧则成了十足的配角,伫立于庙之右首(林冠夫:《红孩儿·善财童子·齐天大圣》)。创建于道光年间的巩义齐天大圣庙,屋内则绘有“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孙悟空战白猿猴”等《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郑州市文物志》)。
尊师重道,向来为国人美德。但当面对影响或决定自己命运的神灵时,师道可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人们更看重的是实力。在信徒们看来,大圣神通广大,不仅能使“信者得显应”,而且会洞察人心,使“慢者即降祸”,故“远近之人莫不敬畏,不敢轻慢”(里人何求:《闽都别记》)。《聊斋志异》卷十一《齐天大圣》篇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兖州人许盛随兄长去闽地经商,入一庙内,见塑像“神猴首人身,盖齐天大圣孙悟空云”。许盛“窃笑世俗之陋”,无意中冒犯了孙悟空,随即遭到报应,导致兄死己病,家财耗尽。后来,许盛改错信奉孙大圣,不仅其兄起死为生,而且自己的生意获利颇丰。
许盛之事,虽为小说家之辞,但齐天大圣能佑人发财之信仰,旧时在福建一带的确兴盛。后来,财神爷齐天大圣被福建商人带到了台湾,至今该地仍有齐天大圣庙存在。
而在山东地区,庙中的齐天大圣,主要是以“雨神”形象出现的。清乾隆平阴《创建齐天大圣庙宇碑》:“然而千百载后,像其貌而神之,如柳沟庄之祷雨辄应,历年不爽,则又何说?”清嘉庆十年(1805)《齐天大圣庙记》云:“东平州林马庄,每逢旱,辄祷齐天大圣,屡降霖雨。”这恰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呼风唤雨”的描述吻合。据平阴的老人们回忆,祈雨场面异常隆重。祈雨前,先于半夜里将“大圣庙”的塑像“偷”出来(祭祀后,再于夜里将塑像“偷”还回庙里);祭祀时,队伍很庞大,“前面的锣鼓队吹起羊角号、敲起锣鼓,有一人手持‘净瓶’走在锣鼓队后面,接着有十几人头戴柳条帽圈,手持长条形的五色彩旗,成双排行进。后面是大红轿抬着泥塑孙大圣。(赵晓林、刘霄云:《加古通:在传承中顽强“起舞”》)”
民间对神话小说人物——齐天大圣的荒唐信仰,让地方官中的有识之士深为忧虑。康熙至道光年间,福州知府迟维城、福建布政使吴荣光等人先后下令,将治内的齐天大圣庙拆毁或改祀他神(《闽商发展史·总论卷》)。但由于执行官吏畏惧大圣报应,更主要是愚昧落后的社会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禁令并未得到真正执行,一些被处置的齐天大圣庙,稍后又得以重建或恢复。更为吊诡的是,清末,“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的义和拳(邓之诚:《骨董琐记》),竟然在官方的默许下迅速壮大,并被慈禧太后们倚为国之长城,妄图在与西方列强的战争中扬眉吐气……满清统治者之愚昧,齐天大圣信仰之兴盛,真让后人开了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