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踢球_非物质文化遗产_杂技与竞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1―12―6 所属地区 河北·保定·涞水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杂技与竞技

 

  申报人/单位 保定涞水县 申报日期 2007

 

  “涞水踢球”即踢石球,是涞水县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集运动、技巧、娱乐、趣味于一体的体育竞技游戏。考古部门曾在该县东文山乡西长堤村春秋时代的古墓中,发现了陶制随葬品花球,说明早在2700年前,涞水人就已经开始爱好踢球。一些专家考证,世界足球运动很可能起源于这种古老的踢石球活动。

 

  古代的石球有三种,一种是直径约7厘米的大球,用于在坑洼松软场地游戏;另一种直径约3厘米,用于稍平整、坚实的场地;第三种直径约2.5厘米。球五颗为一副,踢法主要通过用脚使自己的球与他人的球相撞。一般踢球人数为7至8个,其中规矩很多,也很讲究技巧,分为隔物打、借势打、借力打、挑打和平打等方式。踢球这项民间运动游戏由于技巧性、娱乐性强,参与人数不限,对场地要求不高,近几年又在涞水县的城乡雨后春笋般地活跃了起来,成为当地老少皆宜的一项健身运动。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