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将对达勒特古城展开考古发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达勒特古城又称达勒特破城子,位于博乐市东南37公里的破城子村北缘,坐落在博尔塔拉河与大河沿子河交江之处的黄土台地段上。整个古城被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干枯河分为两部分。

 

  达勒特古城是新疆北部保存较好的宋元时期古城遗址,为进一步厘清达勒特古城遗址的形制、布局、文化性质及遗迹分布规律等问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启动了新一轮考古发掘,以期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达勒特古城位于新疆博乐市达勒特镇破城子村北缘,由于地处丝绸之路北道,东北经阿拉山口可通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西南经伊犁河谷直达中亚,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多年来,关于该遗址内发现累累白骨、珍贵文物的传说在社会上广为散布。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党志豪说,去年我们对遗址内城西侧区域200余平方米的面积进行了发掘,发现土坯墙体、灰坑等各类遗迹40余处,出土陶、铜、石等各类遗物数百件。今年,我们将对遗址开展全面的调查、勘探与试掘,将田野考古与多学科综合研究相结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遗址进行全面研究。

 

  由于早年在达勒特古城发现的银币上刻有波斯语“bolat”,意为“钢”。因此,不少学者认为达勒特古城就是古籍中提到的宋元时期新疆和中亚有影响力的城市-普剌城(Bolat),也就是“钢城”。1991年,有村民在遗址外城墙挖出121公斤重的古代锻钢,这一发现为“Bolat”钢城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在丝绸之路北道上,有几座城市的名字见于史书,普剌城便是其中之一。有学者认为,耶律楚材的《西游录》中的“不剌”、《元史·耶律希亮传》中的“布拉”、元代名人刘郁《西使记》中的“孛罗”和法人鲁卜卢克《东行记事》中的“普拉特”等,都为波斯语“bolat”汉文的不同译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