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藏了40年承载着家族历史的老物件安了个新家
这两天,新昌县市民吕祥来显得很高兴。他将自己藏了40年、承载着家族历史的石匾捐赠给了县博物馆,为老物件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挥其价值的家,实现了母亲和他两代人的心愿。
这是一块明嘉靖年间的石匾,上书“旌表处士吕廷安妻张氏贞节之门”等字。吕廷安是个处士(古时指有才能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但他有个厉害的孙子——吕光洵,官至兵部尚书,治过水患,平过叛乱,还写过书,办过学校。
吕祥来,今年70岁,原来住在新昌县南明街道安全路旁。在他家边上,旧时矗立着一座明嘉靖时的贞节牌坊。小时候,他就听母亲讲,这牌坊是他们先祖留下来的。
由于战火的侵蚀,再加上年久失修,到了70年代,牌坊已破败不堪,上边的石匾也摇摇欲坠。为了安全起见,牌坊被拆除,吕祥来按母亲意见将其中的匾额收藏在家中的杂物间。
1992年,安全路一带进行了一次拆迁,吕祥来家的房子被征迁了一部分,他搬至别处居住。在搬迁之前,他担心放在未拆迁杂物间的石匾会被人拿走,就特地将匾埋到了地下,并盖上了厚厚一层稻草。
退休后,吕祥来时常出去旅行。他看到安徽免费开放的私人博物馆里,有人专门收集石匾、石碑、牛腿等老物件用以展览;在法国的卢浮宫里,石棺材、木乃伊被当作珍品向全世界进行展示。渐渐地,老人意识到历史和文化需要有人去传承、发扬,有些东西的价值不能简单地用金钱量化。他觉得那块受母亲叮嘱保存下来的石匾,可能就是新昌历史的一个见证者。
如今,杂物间因为市民公园征迁即将被拆除,老人决定将石匾捐献给新昌县博物馆,让它物尽其用。
在新昌县博物馆,记者看到了这块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石匾。据博物馆工作人言介绍,该石匾长238cm,宽52.5cm,厚12.5cm,上书“旌表处士吕廷安妻张氏贞节之门”等,为明代嘉靖二十五年文物。
原来,受表彰的是兵部尚书的奶奶。那么这个吕廷安是何许人?她的妻子为何能收到皇帝的嘉奖呢?
捐赠者吕祥来表示,他只知道牌坊和石匾是先祖传下来的,不知道具体情况。
“吕廷安是兵部尚书吕光洵的爷爷。”之后,记者联系上了新昌县吕氏文化研究会的吕志良,他告诉记者,吕廷安自己没有孩子,从他兄弟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儿子生了吕光洵。
吕光洵,活了72岁,是一个厉害人物,曾官至兵部尚书,治理过水患,兴办过学堂,还著有《元史正要》、《诗易笺》、《三巡奏议》、《皆山堂稿》等书。吕光洵死后就葬在儒岙镇里桥村。
“根据族谱记载,吕廷安去世时29岁,他的妻子张氏从22岁开始守寡一直活到了66岁。在封建时期,女子守贞是一种典范,于是才有了奉旨建祠立坊旌表。”吕志良说,这件事情在吕氏族谱里就有记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