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于闹市的“古书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屏步行街是昆明市最知名的一条商业街。但鲜有人知,这里隐藏着一家收藏了两万多册古书的“古书博物馆”。

 

  “古书博物馆”位于南屏街新华书店——昆明书城七楼“古籍书店”内。店内单独开辟了两个陈列室,在一排排玻璃封闭的展示柜中,2000多册古书或摊开、或成摞地“躺”在其中。

 

  “过去由于各类书籍的价格都比较高,所以很多书店都有回收旧书、交易二手书的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昆明新华书店重新开设了古籍书店,还保留了这项业务,这些古书也就得以保存下来。”昆明新华书店连锁有限公司昆明古籍书店经理张华介绍。

 

  古籍书店收藏有500多种古书共两万余册,其中年代最久远的一部分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两万多册古书中,有不少孤本、珍本、手抄本。目前展出的2000多册多为云南各地的地方志、县志,其中《昆明县志》就有不同年代的十余套、百余册。相比其他类书籍,地方志的历史文献价值更高一些,其中详细记录了各个地方不同时期发生的事件、地理、风俗、文教、人物等,还有城内、城外的布局图等。

 

  张华说,在展出的地方志中,一套共12册、康熙三十一年出版的《鸡足山志》最为珍贵。这套《鸡足山志》本来出版数量就较少,加上当时政局不稳,难以保存,店里收藏的这套已成孤本。

 

  “我们的藏品当中,还有一套非常珍贵的全手抄手绘的《滇南本草》。”张华说,《滇南本草》是云南嵩明人兰茂在明朝正统元年完成的中药学名著,也是云南历史上最早的、价值最高的中医药专著,比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要早142年。“我们收藏的这套《滇南本草》是道光年间一位不知名的人士绘制、抄写的,不仅把专著中每一种草药的外观、生长地、药效进行了说明,还用彩色颜料把草药的样子绘制下来,非常少见。”

 

  此外,目前展出的古书中还包括一套5册的由民国白志籍重新注释的《西厢新注》手稿,清末时期手抄版、黄绵纸线装、共539页的《唐诗选抄》等珍品。

 

  “这套一共两册的《陶渊明记》于清朝光绪年间由广州翰墨园刻本印刷出版,和多数印刷版古书不同的是,书中黑色字体部分是原文,而红色部分是批注,这种印刷方法叫双色套印。别看只有两册,但这套《陶渊明记》的市场价格已达到两三万元了。”张华指着展示柜中的这套古书介绍说。而在古籍书店的藏书中,还有三色套印,甚至五色套印的。

 

  古籍书店的展品中,还有不少石刻拓本。其中一套共32册、清朝道光年间拓制本的御刻《三希堂法帖》完整无缺、品相上乘、字迹清晰,保存得也较好,比国内另一套藏本好很多。

 

  张华表示,虽然书店对所有藏书都进行了防潮、防晒、防虫、防鼠等处理,但其中不少古书由于年代久远而破损、被虫蛀得比较厉害。他们整理之后,将对书籍的历史文献价值、经济价值进行估算,有价值的破损古书,将找文物专家进行修复,确保这些书籍传承下去。

 

  目前,书店正在逐步对两万多册古书进行整理,按照集部、子部、经部、史部分类、归并,将来分期分批在古籍书店中进行展示,并向市民们免费开放。

 

  记者 赵伟/摄 孙潇/文 昆明日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