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北齐长城遗址亟待保护
裴家津村村口。王宝珍/图
李教授:帮助寻找
6月6日,本报接到北京某大学李教授电话称,上月他在途经沿黄公路兴县裴家津村时,看到路旁立着一块刻有“北齐长城遗址”字样的石碑,但他寻遍碑的四周,尤其碑后的高山,却没有找到遗址的蛛丝马迹。“兴县境内几处残存的北齐长城遗址,对研究北齐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口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希望贵报能派出专人帮助寻找。”次日,记者便按李教授提供的线索前往兴县,然而,找寻结果却令记者疑窦丛生,心情沉重。
7日15时许,记者顺沿黄公路赶到了裴家津村。裴家津村依黄河东岸山势而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山村,村中的东津寺,与陕西神木县马镇的西津寺隔河相望,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在村口北约五六十米处,记者看到了李教授所说的“北齐长城遗址(裴家津段)”石碑。正面碑文显示,该碑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所立,遗址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8月18日公布。背面碑文指出的保护范围为东西南北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西南北各40米。
村委会主任:我不知道
令人不解的是,该碑西邻沿黄公路,东北南均为茂密的枣林,南北方向达三四百米。记者围绕石碑方圆数百米内转了几圈,始终没有发现疑似长城的痕迹。该村66岁的任大妈见记者在枣林和村庄里转来转去很是起疑,听明来意后,她说:“那块石碑是三四年前才立的。我在这村生活40多年了,从没听说过这里有什么长城,更没听说过北齐长城。”在村中路口大树下乘凉的裴大爷说:“我生在这个村,长在这个村,86年了,也没听说过这个村有什么朝代的长城。”旁边一位大妈建议记者去黄河边找在黄河挖沙的村委会裴主任问询,“年轻人有文化,又走南闯北好几年,说不定他知道。”
雨季到来前的裴家津段黄河,水流缓慢,宛如碧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分外美丽。记者在河岸边一简易房里见到了裴主任,说明来意后,他说:“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这村里到底有没有北齐长城。要有,恐怕也是在山的那面,那面有一个小土堆。听说(兴县)魏家滩(镇)那里的西坡(村)、木崖头(村)有北齐长城,你们去那里找找吧。”
裴家津村到底有没有北齐长城遗址?要有,记者采访的七八位村民为何都说没有,而且记者在村里村外都没有找到一点痕迹呢?要没有,为什么三四年前在村前要立那么一块石碑呢?眼见天色尚早,记者带着这些疑问离开该村,驱车赶往魏家滩镇西坡村,继续找寻兴县北齐长城遗址。
牧羊人:没有留意
一路翻山越岭,过了瓦塘村后,轿车驶上一条正在修建的公路,在无尽的颠簸和飞扬的尘土中,记者赶到了魏家滩村。“往西坡村去的路更难走!你们可要慢点开啊。”路旁一位给记者指路的老乡,告知西坡村的方向后,又热情地叮嘱说。
诚如这位老乡所说,魏家滩至西坡村的路更是难走,该段公路顺河沟的走势而修,一边连着高山,一边紧临河沟,宽仅五六米,且连绵起伏,短短几公里,竟行驶了一个多小时。20时许,在暮色苍茫中,记者终于到达了西坡村。
该村建在半山腰上,村中小路弯弯曲曲。透过低矮的院墙,记者看到一户人家里,一位中年男子正把羊群往羊圈里赶,于是迎上前去询问北齐长城遗址在什么地方。
该男子愣了一愣说:“我在这周围的山上放羊十几年了,没见过你们说的什么长城,倒是对面的山梁上两处有些个石头的土堆,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说的长城。”
面对围拢过来的村民,记者问:“你们在这一带山梁上见过刻有 北齐长城遗址 字样的石碑吗?”
“没有”、“没留意”、“没听说”……村民七嘴八舌回答道。
“你们谁能带我们到对面山梁上看看那两个土堆?”记者问。
“车只能开到那面山底下,没有一个多钟头去不了。再说天都这么黑了,去了也看不到甚。”一位村民说。
此刻,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飞鸟也早已回巢。记者望了望远处黑魆魆的群山,只好暂别西坡,踏着月色赶往兴县城。
县文物局:已编制方案上报
“那个老乡说得对,去了也看不到啥。”6月8日上午,记者的一位兴县籍朋友在电话中说,“据我所知,兴县确实有几处北齐长城遗址,但都集中在兴县北部靠近岢岚一带,黄河边上有北齐长城遗址,我可是真没听说过。兴县的那些个北齐长城遗址,早就坍塌得面目全非,难见踪影了,没有专人引路,没有专家指点,你们根本找不到。”
而兴县文物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否认了裴家津村民“北齐长城遗址不存在”的说法。6月8日近午,在其办公室他对记者说:“去年我去那里还看到呢,不存在(北齐长城)不存在的问题。不过是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再加上老百姓不懂得保护,年久损坏,(使得北齐长城遗址)看不清罢了。至于西坡村和另外三处北齐长城遗址,倒是还有点儿痕迹,不过是当地老百姓不懂得,所以才告你们不存在罢了。”
该负责人表示,对兴县北齐长城遗址的保护他们也颇感头疼,但信心十足。他说:“兴县是个穷县,经费不好解决啊。不过我们已经编制了一个方案,上报省文物局,而且也通过评审了。希望你们也帮我们呼吁呼吁,让这个(保护北齐长城遗址)事引起上面领导的重视,尽快给我们提供财力和技术的支持,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保护刻不容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齐为了加强对游牧民族及对西魏(后来是北周)的防御,在其立国的27年中,在出击北方强敌柔然、突厥、契丹的同时,在北部和西部曾多次修筑过长城,其规模稍次于秦长城。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在西北境修筑长城,南起今离石县西北黄栌岭,北至朔州西。天保六年,第二次征发180万人修筑长城,东自今北京居庸关南口,西至今大同。天保七年,又大规模修筑长城,除天保三、六年所修筑的两处长城外,又向东新筑长城,至今山海关海边止。天保八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今偏关以东老营附近起,东经雁门关、平型关,到达山西下关附近。北齐王朝前后修筑长城达1500公里。
李教授告诉记者,北齐长城修筑距今已有1300多年,虽已失去防御上的作用,但显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出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坚强毅力与聪明才智。此外,以长城作为历史标尺,还可为研究长城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和自然事件提供参考。
早在2006年3月,中国长城保护工程就已经启动。我们希望兴县政府对境内几处北齐长城的保护能有足够的重视,并且立即行动起来,使中华民族的长城文化得以保存,并传承下去。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