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充分展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主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市文化馆承办的“苕霅流吟”——2017年湖州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从6月10日起缤纷展开,让市民领略城市文脉和传统技艺之美。

 

  摄影大赛、遗产探访、非遗精品项目展演……这一系列热闹活动展开的背后,是湖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的高度重视。多年来,不遗余力的保护,强有力的措施,让湖州的历史文化韵味浓郁了起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再次修缮的多宝塔为湖城的夜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隐匿于田野水乡的一座座古桥重焕新生,钮氏状元厅理德堂、本仁堂、吴昌硕故居、金氏承德堂等重点文保单位逐渐展露容颜……

 

  对于湖州文保和规划建设人而言,文物保护远不止于此。下菰城遗址保护规划、钱山漾遗址保护规划、毘山遗址考古公园建设规划等陆续编制完成;安吉八亩墩大墓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十三五”期间重点项目;钱山漾遗址的考古试掘又为“世界丝绸之源”品牌增加了厚度;全体文博人为湖州特色小镇建设、小城镇综合改造整治建言献策等等,这些工作对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持续深入保护和有序传承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我市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民间文物保护人士的群体也在不断壮大。由100多位志愿者组成的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协会,扎根基层,主动开展各项文保志愿服务,成为我市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一支新生力量。

 

  除了文物保护,在湖州,非遗传承同样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湖州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50项,市级非遗项目219项。

 

  秉承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湖州建立各级非遗保护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及工作经费,建立起非遗保护四级名录体系,加大全市非遗资源的系统性保护。经过全市非遗工作者多年不懈努力,最新出版的《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成》,集中展示我市非遗项目中人文风貌和物产丰貌。

 

  为了使优秀的非遗成为“常青树”,我市更是多措并举推进非遗“活态”传承,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湖剧的宣传、传习活动,创新开展“南太湖文化小传人”活动,新编湖剧大戏《赵孟頫与管道昇》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