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举办系列活动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0日是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浙江省博物馆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文化遗产。
“武林雅韵”音乐会奏响悠悠遗韵
6月10日,一场以“江南丝竹”为主题的“武林雅韵”音乐会在浙博孤山馆区奏响,来自海宁硖石小学民乐团的老师们为观众演绎了《彩云追月》《行街》《茉莉花》《紫竹调》《欢乐歌》《采茶舞曲》《水乡行》等经典民乐曲目。
“江南丝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具有浓厚的江南色彩。它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精神与力量融入到婉转柔美、热情动人江南丝竹乐曲中。由到天气原因,演出场地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但“江南丝竹”独特韵味明丽依旧。
“武林雅韵”音乐会是浙江省博物馆依托古琴专题陈列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平台,6月27日,“武林雅韵”音乐会还将前往台州市三门县,融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为三门的观众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武林文博讲坛”讲诉绵绵文脉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浙江省博物馆推出一系列“文化遗产日特别讲座”,邀请公众一起聆听历史长空的回音。
6月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信立祥围绕备受社会大众关注的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为浙博观众带来一场《陨落帝星的无奈哀荣——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的价值和意义》主题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观众跟随信立祥先的分析解读,感受被历史遮蔽的一代西汉废帝的悲剧人生。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浙江省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秘色之源——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梓墨千秋——浙江印刷文化史漫谈》《印象良渚——良渚文化的特殊性》等与浙江文脉传承密切相关的主题讲座,引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共同关注与思考。
临时展览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9日,“张候光剪纸艺术精品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出来自温州乐清已故著名剪纸艺术家张候光先生的精品佳作。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候光先生的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朴实无华,简练明快,情趣横溢,是不可多得的现代剪纸艺术精品。
与此同时,《非凡的心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意匠生辉——浙江民间造型艺术》《十里红妆——宁
婚俗中的红妆家具》等围绕浙博专题陈列衍生的图片巡回展正在温州、台州、衢州等地展出,让“文化遗产”走出馆舍天地,走进千家万户。
观众预调查迎接“乾隆特展”
浙博年度大展“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将于8份开幕,为了在特展期间更好地为观众服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浙江省博物馆启动了特展志愿者招募和特展观众预调查工作。
其中,志愿者招募设日常服务、新媒体编辑、讲解服务、观众调查、活动策划等岗位,让热爱文博事业和志愿服务的朋友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展览期间服务社会公众。在接下来两个月里,志愿者招募、面试和培训工作将陆续开展,欢迎更多喜欢参与博物馆志愿服务的朋友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观众预调查则围绕观众的兴趣点、导览服务需求、教育活动需求、意向参观时间等方面开展调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来自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和杭州开元商贸职校的两支志愿小分队身着“乾隆特展”主题文化衫在馆区内向博物馆观众发放回收调查问卷。“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后,观众预调查工作还将继续开展,浙博将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了解观众的需求,为特展期间更好地向观众提供优质服务做准备。(浙江省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