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石刻艺术博物馆明年开放 古代石头现代玻璃建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记者昨从瓯海区文广新局获悉,温州石刻艺术博物馆已经进入主体建筑施工阶段,预计明年5月对外开放。

 

  建民间博物馆,留住历史遗存

 

  温州石刻艺术博物馆选址瓯海区南湖片区万象城旁的塘河岸边,用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一个由宋元明清各朝代不同的石头和现代玻璃建成的博物馆。

 

  2015年,温州民间收藏家张金成与瓯海区文广新局、瓯海区塘河办签订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协议,由张金成自筹资金建设、展示他历年收藏,瓯海区则在土地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

 

  展馆分温州古代宗教石刻、庭院园林石刻、碑刻、墓葬石刻等四个主题开展。张金成说,他手中的石刻藏品,历史等级和文物级别都很高,他想将这个博物馆建成能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石刻馆媲美的博物馆。

 

  出台政策,提升文物保护工作

 

  我市开展城中村改造和“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后,瓯海区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提升文物保护工作。

 

  瓯海区文化局文化遗产科负责人说,该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登录点477处,其中包括62处文保单位,30处文保点。针对所收集的老建筑、旧门台等有代表性的文物,瓯海区计划建设“历史记忆”博物馆,让文物重新焕发历史价值,同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认养、资助、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城中村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工作。

 

  该负责人介绍,具体操作有两种模式:

 

  一种模式是企业自主投资创办、自主运营,基础是企业家、收藏家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藏品。自国务院新《博物馆条例》颁布实施后,我市经省文物局备案的第一家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温州市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于2016年9月向社会开放,创办单位是我市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博物馆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设剪纸馆、铜权馆、书法馆、国画馆、创业馆、版画馆、无人飞机馆等七个专题馆,日常运行经费主要依托企业支撑,企业借助文化阵地扩大自身影响力,拓展多元发展。

 

  另一种模式是民间力量出资建设展馆、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基础是政府在奖励或土地使用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帮助收藏家、艺术家建馆,主要代表是温瑞塘河沿岸博物馆群建设项目。记者叶海鹏 通讯员施素娇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