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精神的当代价值”研讨极具时代高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这美丽的时节,有着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太原云集天下鸿儒,举办第五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暨“儒学精神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这真正可称作太平盛世中的儒雅盛会。首先我代表山西省委宣传部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嘉宾、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兼容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儒学因孔孟而扩散,历经两千多年传承延展,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枝干。习近平总书记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在建设家园历史进程中的精神活动、理性思维、文化创造,反映了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从这绵延2000多年之久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思想、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因此,我认为,本次联席会议以“儒学精神的当代价值”为主题开展学术研讨是极有时代高度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正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今天,我们在这里研究“儒学精神的当代价值”,我想,首先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强调文化自信,绝不仅是就文化本身的意义,而是站在大国崛起、民族振兴的大视野来讲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国运高度相关。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历史反复证明,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这一点可以从人类轴心时代的文明与四大古国的形成中去观察,可以从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工业革命和社会政治变革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上去观察,可以从中国古代的汉风唐韵与文化繁荣中去观察,还可以从当代欧美国家文化与国家兴盛的相互促进中去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高度相关。习近平总书记讲,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数千年来,中华文化长盛不衰,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民族文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传沿,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与人文精神的强大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高度相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的国家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有鲜明的特点及形成的自然历史背景,这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当今世界文化激战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高度相关。每个国家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虽然创立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建立在前苏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践,虽然在中国只有不到七十年的历史,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的文化价值,却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深厚土壤。在尧舜禹的思想中,蕴含着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积淀。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华文化的必然选择,具有无比坚实的积淀,渊源流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道路以厚重而鲜明的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政权建设高度相关。每一个国家的政权建设,都是与其历史文化及现实要求相适应的。即使西方所谓的宪政民主的国家,其具体的政体国体也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特征,其实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中,都能找到其思想理念根源和典章制度的根源,比如,中央权威的大一统思想、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法政思想等等,都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政权建设。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做出的重大决策。其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础,要求我们大力倡导和弘扬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纯洁党内政治生活,更好地发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固本培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治理能力高度相关。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不仅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也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内生演化、长期发展和不断改善的结果。中国历史上在国家治理中为人类做出过突出贡献,有其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原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育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等等等,都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力的启示,也将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今年以来,中央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重大部署,也为儒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循。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同志们,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儒学资源深厚。可以说,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卜子夏“西河设教”传播儒家文化以来,三晋儒学就以鲜明的特质、突出的贡献成群结队,影响深远,并形成一座座令人敬仰的人文高峰。战国时期的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隋代的王通最先站在儒者的立场上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唐代的柳宗元把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北宋的孙 、司马光,分别名列“宋初三先生”“道学六先生”之中,被誉为理学的先驱,明代的薛瑄是与王阳明齐名的理学大师。此外,儒家文化推动的两大圣人之一,武圣人关公,就出生在山西运城。特别是,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尧舜禹三大古代帝王的建都之地和重要国土区。仲尼祖述尧舜,说明山西是儒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三晋先贤从荀子开始就开启了中华传统“外王内儒”治国思想的源头。

 

  山西文化积淀深厚,在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弘扬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山西建成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转化区,当前,山西正处于全面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全面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全面走向法治的关键时期,希望专家、学者朋友们在山西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对山西有一个更深的、更全面的了解。也希望大家积极建言,为推动山西塑造美好形象,实现振兴崛起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开出更多更好的良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