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线色—厄瓜多尔绘画艺术展在江苏美术馆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月18日,由厄瓜多尔驻华大使馆、江苏省文化厅、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主办,江苏省美术馆、中国对外艺术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斑驳线色—厄瓜多尔绘画艺术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两位厄瓜多尔艺术家伏罗希洛夫?巴桑特和米盖尔?贝当古的64件绘画作品,是了解厄瓜多尔文化的重要展览之一。

 

  此次展览主要展出伏罗希洛夫?巴桑特 (Voroshilov Bazante)和米盖尔?贝当古(Miguel Betancourt)两位厄瓜多尔艺术家布面油画、纸面水彩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主要描写树木、大海、山地、村落,寄托了艺术家对这片土地的无限热爱。以及印加和西班牙风格的建筑与艺术家想象力的碰撞,折射出拉美历史与现代人文精神的交融,从这次展览中可以看出厄瓜多尔丰富的地貌特征和人文情怀。

 

  1939年,伏罗希洛夫·巴桑特,出生于厄瓜多尔基多。17岁左右师从安巴托的小说家与画家路易斯·E·马丁内斯,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69年,赴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学习建筑学,绘画,雕塑和瓷艺。巴桑特的绘画经历了从学习积累到现实主义,再到超现实主义的演变。他一生致力于探索与追寻自由,环游世界,寻求与内心世界的不期而遇。如今他以78岁的高龄仍不息探寻。他在全球范围内举办过150多次展览,其中100余次为个展,他精彩的艺术作品在全世界诸多享有盛誉。伏罗希洛夫·巴桑特对城市、乡村、海上风光及其生物的描绘呈现与自我的探索融合,是一个具有开阔视野的艺术家。他将禅画的活力律动注入自动主义的自发性之中,进而步入涉及行动绘画的现代抽象主义阶段。

 

  米盖尔·贝当古,1958年出生于厄瓜多尔基多。1974年,在老师奥斯瓦尔多·莫雷诺的带领下,开始走上艺术之路。1976-1977年,在美国密尔沃基美术馆学习绘画创作。厄瓜多尔天主教大学毕业,曾就读教育学与文学专业,1988年,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参加文化交流,同年获得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奖学金,并在就读期间与约翰·霍伊兰成为好友。1992年,在欧洲举办巡展。米盖尔?贝当古将当地文化母题与西方艺术特点相结合,围绕树木、建筑、风景、人物和组合等五个主题,集中展现了对拉美当地以及周遭生活的细微感受和丰富想象力。

 

  厄瓜多尔这个位于赤道上的国家,海洋、山脉、丛林、群岛地貌迥异,生成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厄瓜多尔都面临着继承和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两国自1980年建交以来,在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界友好机构和人士的积极参与下,双边文化交流与合作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厄瓜多尔与中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进一步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厄瓜多尔时指出的促进双方的文化艺术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往来和友谊的访问成果。此次展览的举办,是江苏省对外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丰富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也是更加直观和深刻地了解厄瓜多尔文化的重要窗口。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15日。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