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对话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副所长阎照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王琳琳

 

  日前,清华大学数字圆明园研究和应用项目团队,对外发布圆明园数字化复原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跨越310年的时光,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

 

  实现这些成果的不是别的,正是数字化复原技术。这项技术有何精妙之处?对我国文物保护和发展有哪些作用?

 

  中国环境报:从什么时候开始,数字化技术开始应用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在您看来,这项技术的应用现状如何?

 

  阎照:国内文化遗产做数字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包括对古遗址、古建筑、古石窟、古村落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对古乐曲、传统剧目、民族民风民俗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制、数字影像记录。

 

  故宫博物院早在1999年底就建立起存有5万多张影像数据的数据库;2005年,蓝田水陆庵也对3700余尊彩绘泥塑全部扫描和模拟。近年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河姆渡文化遗址、圆明园遗址等文化遗产管理单位都在大力推进数字化保护方案和技术策略,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负责部门的共识。

 

  中国环境报:请问什么样的建筑,适合运用数字化复原技术?对建筑有何要求?

 

  阎照:一般情况下,能够利用数字化复原技术的建筑为历史性建筑、成为遗址的或者已经灭失的建筑。但是,这些建筑要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文献、测绘或者其他信息,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加以展示的建筑。

 

  中国环境报: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来说,数字化复原技术的应用有什么样的意义?

 

  阎照: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有数字化复制存储、数字化建模再现及数字化虚拟漫游和4D影像体验等几种应用形式,主要集中于数据保存和商业性旅游、娱乐等方面。

 

  数字化应用就是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安全性,扩大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性,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大众性,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高效益性。举个例子来说,2000年“五一”假期,参观敦煌莫高窟游人暴增,导致洞窟温度、湿度失控,壁画因此急速剥落。为了减轻参观敦煌洞窟游客过多可能对壁画造成的损害,当地文物管理部门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开始建立“数字化虚拟洞窟”。这样既减轻了高峰时期人流量,同时也扩大了公众线上体验和文化交流。

 

  中国环境报:使用数字化复原技术复原历史文化遗产或建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遵守哪些原则?

 

  阎照:数字化复原技术和传统的遗产研究所要遵守的原则相似,就是要严谨、可靠,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出文化遗产的价值。2006年起草的《伦敦宪章:关于基于计算机的文化遗产可视化》就提到,“数字遗产可视化至少在一致性、清晰性以及技术上与长足发展的文化遗产研究和交流方法是、且能看出是同样严谨的。”具体包括计算机可视化方法应在它是针对特定目标最适当的可选方法时试用;应该以某种结构清晰的记录方式鉴别和评估相关的研究资料;可视化方法和成果能在联系其应用的环境和针对的目标进行理解和评估;要保障可视化成果和材料记录的长期可持续性;以及应保证文化遗产的研究、理解、阐释、保存和管理取得最佳成效等等。

 

  中国环境报:国外有哪些先进的、可以借鉴的经验案例?

 

  阎照:关于数字化复原历史文化遗产或建筑,国外有很多案例可以借鉴。我记得巴斯罗马浴场,在浴池遗址上复原投影了当时罗马人洗浴时的场景和声效,非常有特点。同样,谷歌推出了“艺术计划”项目,他们结合谷歌街景,将全球著名的艺术珍品以70亿像素的高清晰度呈现于世界网民的眼前,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凡尔赛宫等17家博物馆、美术馆都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虚拟漫游,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进行全球文化交流。

 

  中国环境报:一般来说,这些数字化应用后的成果,都以哪些方式跟公众见面?

 

  阎照:主要包括博物馆的展品展示与阐释、室外遗产点的一些虚拟现实的展示导览、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以及影视、动画、交互等方面与公众的互动。比如说,在迪庆独克宗古城火灾的恢复重建中,我们发现可参考的资料非常少,就线上征集大量游客用iPad、iPhone、数码相机等拍下来的影像资料,再通过辨识、比对和后期的遗产保护重建设计等措施,保障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个就是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和遗产数字化的典型案例。再比如说,西安大明宫文化遗址,制作了3D IMAX电影《大明宫传奇》 、球幕电影《飞越大明宫》等数字立体化视觉作品。未来AR、VR技术的呈现也会是一种潮流。

 

  中国环境报:在您看来,运用数字化复原技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不足?

 

  阎照:以下几个方面,可能需要改进:

 

  一是目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主要以复制、数字存储入档形式为主,缺乏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与创新。

 

  二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重视,加强投入,同时从方式、方法和技术上加以创新。

 

  三是在数字遗产商业化过程中还有很多误读和曲解的现象,需要更加严谨的态度来呈现。

 

  中国环境报:对于这些不足,如何加以改进?

 

  阎照:我认为,首先要加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延伸发展,从文化的深入挖掘和解读、创意的结合、新技术的呈现等入手,使之与公众的兴趣点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故宫的创意系列就很好地把一些数字化遗产,与动画、故事生动地结合了起来,提高了公众的兴趣度。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数字化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不能仅仅运用拍照、录音、录影等形式来存档,更应该对其形成的背景、工艺、编排流程、技术细节等加以研究与整理,同时可以更多地采用动作捕捉等新技术进行保护拓展。同样,还要加强这些非遗数字遗产的共享和利用。

 

  最后,要研究加强数字遗产商业化形式与标准,加强3D、4D、5D数字遗产学术研究和复原成果的广泛应用,开拓其商业化渠道,从而降低其边际成本,保障其商业应用的品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