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将古建筑上70余年石匾拆掉 保护还是破坏文物
在荥阳老城区县衙东南侧有一栋古建筑,被当地人称为“魁星楼”,因年久失修,这座古建筑曾受到广泛关注。据悉,魁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
近日,荥阳市文保部门在对该“魁星楼”修缮中,发现的一块镶嵌在正门上方的石匾备受关注,据悉,该块石匾上书有“中山纪念塔”几个大字,石匾左右两侧分别有“长沙左宗濂敬建”、“中华民国三十年四月”的落款。
由于在解放初期,“魁星楼”基座前面加建了几间平房,“魁星楼”的正立面便被完全遮挡,因此在此次修缮时将该平房拆除后,“魁星楼”的基座才全部露了出来,同时镶嵌在“魁星楼”基座门头上的“中山纪念塔”石匾也首次被发现。
据悉,在民国时候,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多个地方都修建有“中山纪念塔”或“中山纪念碑”。 荥阳这块“中山纪念塔”匾额的发现,背后又尘封了一段怎样的历史呢?
石匾为时任荥阳县长左宗濂题写 观音菩萨扮演者左大玢系其女儿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左宗濂曾是国民党的少将高参,此前曾在河南工作多年。1940年9月任河南省荥阳县县长,1942年河南大饥荒期间,竭力为国民党驻军征兵征粮,并发动十万民众构筑河防工事以抵御日寇。1943年调任临汝县县长,推行新县制,施行保甲制度,大力提倡生产,并为驻扎当地的汤恩伯部队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军饷、物资,其间曾枪决恶霸阎阁岑,大快民心。1949年解放军南下,左宗濂顺应时势劝说李默庵与共产党合作,并于8月随部在长沙起义,建国后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据悉,86版《西游记》中观世音菩萨的扮演者左大玢便是左宗濂的女儿,左大玢还是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八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曾任湖南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协会副主席。
4月上旬,当得知荥阳发现父亲左宗濂所题写的石匾时,左大玢心中很是激动,她告诉记者,荥阳也是她的出生地,自己很早之前就想前往河南到荥阳来看看,但因为她身患腿疾,最近一段时间正在进行治疗,她表示,只要自己能够行走自如,一定和家人一起到荥阳“回老家”看看。
“中山纪念塔”匾额为何会镶嵌在“魁星楼”基座 成待解之谜
据悉,“中山纪念塔”匾额的发现也让这座被当地人一直称为“魁星楼”的古建筑包裹上了重重谜团。为什么“中山纪念塔”的石匾会镶嵌在“魁星楼”基座?时任荥阳县长左宗濂到底是建造了“中山纪念塔”还是“魁星楼”?是不是“魁星楼”之前就已经损毁了,在民国的时候又在“魁星楼”遗址处建了这个“中山纪念塔”呢?
在“中山纪念塔”石匾发现后,便有不少人提出了上述疑惑。有文物保护志愿者表示,新发现的“中山纪念塔”石匾上有着“长沙左宗濂敬建”几个字,由此来推测,在民国三十四年当地建造了这座“中山纪念塔”,而“中山纪念塔”才应该是“魁星楼”真正的名字。因为荥阳当地人俗称这座古建筑为“魁星楼”,因此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原先这座建筑就叫“魁星楼”,只不过在民国时候,时任荥阳县长左宗濂将“魁星楼”的石匾更换成了“中山纪念塔”石匾;而另一种可能是在民国时候原先的“魁星楼”因为战火就已经损毁了,时任荥阳县长左宗濂在“魁星楼”原址上或者在残破的“魁星楼”基础上修建了“中山纪念塔”。
文保部门拆除“中山纪念塔”石匾更换成“魁星楼”石匾引质疑
一边是待解的谜团,而另一边荥阳市文保部门已经将镶嵌在塔基上的“中山纪念塔”石匾拆了下来,随后将此前在“魁星楼”下放着的一块写有“魁星楼”的石匾安放了上去。对此,郑州本地一位此前一直关注荥阳“魁星楼”修复的文化人士对荥阳市文保部门的“换匾”行为提出了质疑。
“荥阳文保部门在对‘魁星楼’进行修缮的时候,不应该将镶嵌在塔基的‘中山纪念塔’石匾拆除下来,再更换成‘魁星楼’的匾额。”该文化人士表示,古建筑的修缮应该是修旧如旧,“中山纪念塔”的石匾镶嵌在这座古建筑上距今已经70余年,已经属于这座古建筑的一部分。该人士坦言,荥阳文保部门此举是在“破坏文物”。
并且,该人士表示,1945年时,土匪曾经和日军在荥阳城内开枪对射,“魁星楼”上的累累弹痕,也见证和记录了侵华日军和土匪的暴行。再加上时任县长左宗濂书写的石匾,未来完全可以将此处古建筑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魁星楼”的石匾则可以安放在塔基前面进行展示,这也能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那段历史。
修缮这座古建筑为啥不叫“中山纪念塔”而称“魁星楼”?有何依据?
就相关疑问,5月22日,记者也采访了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刘其山,对此,他表示目前的修复方案经过了论证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批准。
刘其山表示,他们此前也查阅了相关文史资料,但关于当地“魁星楼”的记载较少。据介绍,荥阳的这座“魁星楼”采用一台一楼的建筑形式,从砖的规格、门窗及拱劵的砌筑形式来推断,魁星楼清代风格明显。
据介绍,2015年7月,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委托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对荥阳市“魁星楼”维修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编制,记者了解到,在修缮前“魁星楼”顶部为女儿墙,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根据砖筑方式及形制来判定,其应为民国时期所建,而楼体和底台为清朝所建,两者不属于同一时期建筑。
刘其山告诉记者,“魁星楼”的石匾之前就存放在这座古建筑下,在修缮的时候重新将其安装到塔基上,替换下“中山纪念塔”这块石匾也是经过论证和批准的。而对于拆除下来的“中山纪念塔”石匾他们会进行积极保护,“至于下一步是否会将其安放在‘魁星楼’下方进行展示目前还没有定论,我们也会充分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来最终决定如何存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