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让文物说话 让历史说话
西安博物院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唐长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东侧,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10年3月31日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全院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小雁塔、荐福寺古建筑群、现代文物展馆3部分组成,文物古迹和现代建筑、园林景观交相辉映,在浓重的历史神韵中涌动着现代气息,体现出园林式博物馆的独特风貌。
主体建筑博物馆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创意设计,圆形玻璃大厅从方形台座中拔地而起,体现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隐喻了新的历史萌生于厚重的历史积淀之意,展馆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余件,精品荟萃,演绎出古都历史的万千气象。
唐皇家寺院“荐福寺”始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为长安三大佛经译场之一。唐代高僧义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由印度取经归来,于706年入荐福寺,并在此译出了经、律、论佛教经典32部,108卷。
世界文化遗产“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年—710年),是为存放高僧义净迎取的佛教经卷而建,已有1300余年历史。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典范之作,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即得名于此。
西安博物院现有藏品110742件(组),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瓷器、石雕、碑刻、印章、陶器、三彩器、书画、经册、碑帖、珍善本书及杂器等,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0740件(组)。院藏古籍8000万余部,其中有37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藏品序列完整、品类齐全,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馆内形成了基本陈列“古都西安”为主,专题陈列“宝相庄严——长安佛教造像艺术专题陈列”“天地之灵——院藏古代玉器精品陈列”为辅,各类临时展览为拓展和延伸的陈列格局,突出展现周秦汉唐文明,多角度展示古都西安的文化魅力。
西安博物院开馆到今已有10年,一直致力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着力在公众教育、陈列展览、文物保护管理、遗产保护管理、学术研究、文化产业等方面,不断拓展提升服务社会与公众的能力。西安博物院已逐渐发展为西安地区标志性的文化场所,并于2012年12月7日入选了“国家一级博物馆”。2014年6月22日,西安博物院所在的小雁塔遗产点,成为新晋世界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组成部分。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