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釉双系壶是元代民用瓷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褐釉双系壶褐釉双系壶

 

  委托人:唐先生

 

  品鉴专家:王清廉(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协会顾问)

 

  这是我收藏多年的一个小的双耳壶,釉色为褐色,壶身靠近底部的地方没有施釉,底足很光滑。壶的具体年代不太清楚,有朋友帮我看过,说这是一个典型北方窑口的器物,我不知道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也查了一些资料发现我国古代北方的窑口光是山西一地就有平定窑、介休窑、霍窑、大同窑、浑源窑、怀仁窑等,最早的起源于唐代,其中平定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碗、盘底足一般平切,足内无釉;大同窑始烧于元代,以烧黑瓷为主,兼有少量茶叶末釉,瓷胎色灰黄,胎体较厚;浑源窑始烧于唐,终于元代,主要有白瓷和黑瓷两种;怀仁窑,始烧于金代,历经元明两代,以烧黑瓷为主,胎色灰黄,较粗糙,胎体厚重……也不知道是哪一种。从资料看我觉得我这个小壶可能是古代北方民窑烧制的酱釉小壶。酱釉,也叫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呈棕红色,与芝麻酱的色调相近,故而得名。酱油瓷器最早出现于北宋的北方窑口,在定窑、耀州窑等知名窑口中均有烧造,以定窑出产的酱釉瓷器最为著名。

 

  专家鉴评:

 

  从这件瓷器的的胎质、造型、釉色和施釉方法来看,这应该是一件元代北方地区窑口出产的褐釉双系壶。瓷器的胎质看比较粗松,器物外施釉不到底的半截釉施釉方法符合那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底部是旋出来的,比较规整。这些特点都属于元代北方民窑所有,至于具体是哪里的窑口很难判断,因为这种民用瓷器的烧制量较大,各个窑口均有烧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