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七大考古新发现:从史前洞穴到曹魏大墓
2017-01-12 11:31:12 来源:北京晨报 已浏览次

堪称中国考古学界年度盛事的中国社科院“2016中国考古新发现”10日在京揭晓,国内“六大”加上首设的“国外考古新发现”,总共七大新发现成为刚刚过去的这个中国“考古大年”的典型代表。从黔中万年前后的史前洞穴,到洛阳“不封不树”的曹魏大墓,时间跨越逾8000年。
1 万年前后“贵州人”的多彩生活
名称: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
坐标: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
时代:距今15000年到3000年
描述:此次新发现中,距今万年前后的墓葬群最为激动人心。其中一座保存完好的蹲踞葬最为重要。经鉴定,墓主是一位年龄约35岁、身高约143厘米的女性,被称为“贵州的夏娃”。
评价:在黔中地区首次建立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距今万年前后墓葬的发现填补了贵州地区史前洞穴遗址中墓葬遗存的空白。
2 红山文化先民的“精神家园”
名称:辽宁朝阳半拉山红山文化墓地
坐标:辽宁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
时代:约5000年前
描述:现场出土了14件5000年前的人头雕像,有石雕和陶塑两种。石人浓眉大眼,宽额厚唇,陶人细眉小嘴,头盘发髻,学术、艺术价值极高。
评价:完整揭示了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营建全过程,大型石质人像和玉石钺为首次发现,为研究红山文化的精神信仰和权力的构成提供了重要资料。
3 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最高峰
名称:湖北天门市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坐标:湖北天门市石河镇
时代:距今约6500年到4000年
描述:2016年,石家河遗址新发掘出土的大量玉器,其工艺水平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
评价:是迄今发现的长江中游地区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都邑,其中的印信台遗址是迄今发现的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场所。
4 不断颠覆认知的石头之城
名称: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皇城台遗迹
坐标: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
时代:距今约4300到3800年
描述:这座四面包砌着石墙的台城,很像埃及的金字塔。
评价:为揭示中国迄今所见规模最大的史前石城遗址——石峁遗址的社会分化和王权的出现提供了关键资料。
5 伊犁聚落改写用煤历史
名称:新疆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坐标:新疆尼勒克县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恰勒格尔村
时代:约3500年前
描述:房址里大量煤块和焚烧过的煤渣和煤灰痕迹表明,当时的居民已经用煤做生产和生活的燃料,这将煤的使用历史向上推进了近千年。
评价:是迄今发现的伊犁地区面积最大、时代最早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在遗址内发现的使用煤的遗迹为迄今所见世界最早。
6 帝陵石牌里的曹魏气象
名称:河南洛阳市西朱村曹魏墓
坐标:河南洛阳市寇店镇西朱村
时代:约1800年前
描述:最为珍贵的发现当属230余块六边形的石牌,不仅佐证了曹操墓铭刻石牌的真实性,还让后人得以一窥曹魏时期的墓葬制度和丧葬礼仪。
评价:曹魏时期高等级墓葬,出土的大量刻铭石牌史料价值极高。
-国外考古新发现
“重写”中亚传奇古城历史
名称: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遗址
坐标:费尔干纳盆地东南部坦安集延州
时代:约2000年前
描述:通过中国特有的“洛阳铲”和科技手段的结合,考古队在褐色泥土下首次发现明铁佩古城外城(墙)。这座传奇的中亚古城也因此成为公元前后费尔干纳盆地内面积最大的古代城址。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