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古籍普查首次发现完整吐蕃时期赞普“御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月6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获悉,在全区古籍收藏单位普查登记过程中,工作人员首次发现吐蕃赞普曾使用过的“御经”(古籍经书)。该中心负责人边巴次仁表示,这是普查登记工作开展以来,发现距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籍经书。

  西藏自治区古籍普查保护工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边巴次仁介绍,西藏古籍收藏单位数量约千余家,覆盖全区两地五市、74个县以及1600多座寺庙。截至目前,西藏已完成对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林芝市、阿里地区等地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共登记古籍近4万函,整体完成总工作的65%以上。

  边巴次仁介绍,普查专家在山南市隆子县仲卡曲果寺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时,发现该寺收藏有距今已千年之久的“御经”。他表示,根据包经布、夹板的材质以及经书的内容断定该经书为吐蕃时期赞普专用的“御经”,“该经书一共有五部,历经千年能够保存如此完好,实属不易。”

  边巴次仁介绍,研究人员发现,其经书内部部分藏文手写字体以及作者署名与敦煌文献内容极其相似相同,“由此推断或为同一作者也未可知。”他称,这一发现可为研究相关历史提供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目前,这五部“御经”由该寺庙的专人进行保管,古籍中心下一步将对“御经”进行数字化管理,届时,游客或研究人员均可通过西藏自治区图书馆电子阅览设备进行浏览。

  边巴次仁介绍,西藏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将在“十三五”末完成。期间,西藏将全面开展古籍普查工程、古籍重点收藏单位保管条件改善工程、古籍名录体系建设工程、古籍修复工程、古籍再生性保护工程等“十大工程”。“我们将以普查登记工作为基础,以点带面,以项目推动工程,利用藏文古籍普查平台,由传统模式转为网络模式,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全区古籍普查保护网。”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