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境内首次发现侏罗纪恐龙足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去年底,贵州省毕节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在野外科考时,在乡村道路边的一处崖壁上意外发现了十多个疑似脚印的坑。近日,经中国地质大学和自贡恐龙博物馆的专家现场勘查,确认这是四只来自侏罗纪的蜥脚类恐龙经过时留下的。

 

  去年11月,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响水乡,毕节市文物局的戴犁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张立召在考察时,意外发现路边岩石上的十几只奇特脚印。这些脚印排列有序,大小也有规律。张立召判断这应该是古生物遗迹。

 

  中国地质大学的邢立达博士得到消息后,与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研究馆员等人赶往毕节。邢立达经观察后判断,这是侏罗纪蜥脚类恐龙,是一种大型食草类恐龙。

 

  邢立达介绍说:“大的脚窝长约30厘米,是后脚,小的长约10厘米,是前脚,这是典型的蜥脚类恐龙足迹。”从脚印的排列和间距来看,它们至少分属三只恐龙,长度约5至6米。留下足迹化石的一般是在湖泊边缘,所以他判断,当时这三只恐龙可能正在水畔漫步。恐龙足迹是在一处陡峭的崖壁上,邢立达说,这是由于地壳运动的缘故。一亿多年前,这一区域是一片湖泊,四只恐龙在此地饮水或进食时,留下了这几串脚印。经过一亿多年的地质变迁,这些脚印成为了崖壁上的化石。

 

  据了解,这是在贵州境内首次发现侏罗纪恐龙足迹,也是当地首次发现的植食类恐龙足迹。这对于了解中国西南地区恐龙动物分布和迁徙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据悉,专家在回程路上,车子路过另一处岩壁时,又发现了一处蜥脚类恐龙足迹。毕节市文物局局长郑远文介绍,这一带已经立项一处饮用水水库工程,搬迁工作已在进行中,明年初就要动工。这些恐龙足迹如果不加保护,就将葬身水下。他期待将它们迁移保护。

 

  此外,贵州赤水曾发现白垩纪兽脚类恐龙的足迹,贵州贞丰曾发现三叠纪假鳄类恐龙足迹,但侏罗纪恐龙足迹还是第一次发现。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