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巨鹿发掘出一隋代古墓 清理出陪葬品8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现场出土的墓志铭,保存较完整,能清晰显示此墓为隋代古墓。 徐彪 摄

 

  5月11日,河北省巨鹿县文保所透露,巨鹿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在修建水利设施时发现一座古墓,经巨鹿县和邢台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鉴定,该古墓为隋代时期古墓。经考古工作者现场发掘,出土铁釜、陶碗、陶罐等8件陪葬品。目前,发掘工作已结束,古墓原址已妥为掩埋。

 

  3月29日下午,巨鹿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在巨鹿县西郭城镇马家营村西1500米处,兴修水利设施时,挖掘到一座埋藏在地下7米左右的古墓,工作人员迅速将此事上报。随即,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经现场初步清理发现,该墓室南北长2.45米,东西宽2.30米,高2.5米,墓顶为砖砌拱形。出土了一盒长80厘米、宽70厘米、厚40厘米,保存基本完整的墓志铭。墓志盖上清楚地刻有“时君墓志”四个圆润大字,墓志石上的字迹也较为清楚。

 

  巨鹿县文保所所长崔茹芳介绍,经巨鹿县和邢台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鉴定,该古墓为隋代时期古墓。据墓志铭得知,墓主为时和,字布穆,邢州平乡人;他的五世祖时乾,曾任职赵国上开府仪同三司,工部尚书,冀州刺史;祖父时秋,作过州主簿;父亲时珍,考取过秀才。时和于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二月十五日去世,下葬于当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享年六十九。

 

  崔茹芳表示,经现场发掘,出土铁釜2个、陶碗3个、陶罐2个、陶钵1个,共8件陪葬品。该古墓的发掘,对研究当地在隋唐时代的社会发展程度、丧葬习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全部文物已经移交至邢台市文物处保管研究,有结论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古墓原址已经妥为掩埋。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