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举办“血池遗址考古新发现”学术讲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5月9日下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邀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田亚岐以“汉承秦制国家祭祀”为主题作了关于“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考古新发现”的学术讲座。

 

  血池遗址是首次在雍城郊外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较为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雍畤”文化遗存,印证了雍城从秦国迁都之后,仍继续作为秦皇汉武时期“圣都”,以举行国家最高祭天礼仪活动之功能区而存在。

 

  由于该遗址发掘成果的重要意义,2017年4月,在中国文物报和中国考古学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中,该遗址被评为“全国2016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田亚岐作为血池遗址发掘者,在此次讲座中通过对历史文献中有关秦汉“雍畤”祭祀的文献进行梳理,采用将考古发掘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式,为聆听讲座的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职工详细介绍血池遗址背后蕴含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田亚岐,男,1960年出生,陕西乾县人,现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早期秦文化,长期从事以秦都雍城遗址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工作,同时还先后主持了其他多项不同时代的多个重要考古课题项目。

 

  多年来,先后主持编撰出版了《陇县店子秦墓》、《华县东阳墓地》、《大荔李氏家族墓地》、《秦雍城豆腐村战国制陶作坊遗址》、《凤翔孙家南头——周秦墓地与西汉仓储遗址》等考古专题报告5部,同时还参与编写出版了《秦物质文化史》、《大荔清代石刻艺术》(图文专著)、《雍城秦汉瓦当精粹》、《秦物质文化通览》等多部专著;撰写的主要学术论文如《早期秦文化源于东而兴于西的考古学观察》、《秦迁置雍城的环境优势及其特征》、《秦汉置畤研究》、《雍城诸秦公陵墓考证》、《东周时期关中地区秦墓棺椁的演变》、《关中地区东周时期秦墓殉葬制度研究》、《秦都雍城聚落形态与结构研究》、《秦都雍城布局研究》等。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秦雍城城址区考古调查、发掘与综合研究》的编撰工作。

 

  2017年4月12日,田亚岐主持发掘的陕西凤翔雍山血池遗址被评选为“201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