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海口中山路邱宅建特色民宿反哺文物保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今的邱氏老宅已部分坍塌,变成了危房。

 

  来到海口中山路,踩着青石地板沿街行走,不久一扇斑驳木门纳入视线,上面雕刻着“邱宅”二字。作为曾经的一座“豪宅”,邱宅初建时有五进院落,而如今只剩下正堂和前堂,正堂后面一片断壁残垣,唯有精美的木雕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对于久未修缮的百年老宅,如何寻求保护和发展成为摆在许多文物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对此,海口市文物局局长王大新认为,走特色民宿之路,或许能让老宅再“逢春”。

 

  老宅变成危房

 

  初建时,邱宅有五进院落,宅子内部布局严谨,带有浓厚的中原文化印记,特别是房屋内的木雕工艺,技艺十分精湛,包括兰花、莲花、玉佩、如意、花篮、瓶子、祥云、文字等在内,凡是能寄托美好祝愿的木雕纹饰图案一应俱全。此外,邱宅还有不少的木雕、斗拱、础石、匾额、家具等,文物精美、内涵丰富,凸显了历史和文化价值。2009年,市文物局将邱氏祖宅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2011年被列为“海口市一类历史建筑”,目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初建时相比,如今的邱宅只剩下前堂和正堂两进,庭院两侧东西厢房的正门被一面面砖砌的围墙挡住,打乱了原有格局,穿过正堂是三五栋自建民房,毫无第四、第五进庭院的身影,正堂后面一片断壁残垣。

 

  “由于修缮成本过高,邱宅已久未修缮,现在部分木雕已经破损,房梁也有些开始腐烂老化了。”住户邱大爷说,目前宅里共住有十来户人家,木质房屋本身并不牢固,为了安全部分住户便在邱宅的房间里砌起砖墙。

 

  发展特色民宿

 

  王大新告诉记者,由于邱宅的产权归私人所有,修缮和维护只能由其后人自发进行,或经由政府与所有权人共同商讨保护方案。

 

  “邱宅所处的地理位置不错,如果发展成特色民宿,不仅能缓解文物的衰败,还可产生经济效益。”王大新说,邱宅本身处在骑楼群里,来游玩的市民游客并不少,周边业态也比较丰富,建成特色民宿结合周边业态同步发展,能形成新的经济价值,同时,反哺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骑楼本身就是很好的旅游资源,邱家老宅作为传统民居,加以修复之后或可成为一道独特景观,为海口旅游增色。

 

  王大新表示,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邱宅,避免对房屋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市文物局将尽快召集邱氏后人或住户商讨,协调引进外部资金对其进行开发,争取保护和开发双赢。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