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朔州:文物古迹耀眼中华-应县木塔冠绝古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木塔概况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从建筑工程技术的角度而言,应县木塔凝聚了中国古代匠师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经历近千年风雨和多次地震的考验仍巍然屹立,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根据现存的元至正十三年(1351)的石刻土地碑记记载,木塔所在的佛宫寺,元代时叫做“宝宫禅寺”。这块石碑还提到,金代时“宝宫禅寺”的规模相当大,光土地就有四十余顷,院落多得不可尽数,建筑富丽堂皇,而应县木塔就矗立在“宝宫禅寺”的一个主要院落的正中央。元代的英宗皇帝去五台路经过应州时来到“宝宫禅寺”,并登上这座释迦塔。

 

  “佛宫寺”一名出自明代的地方志,明代时也曾经有两位皇帝到这里游幸,说明明代时这座寺院的规模仍然很大,对外的影响也相当可观。  但是到了清代,由于皇帝重视喇嘛教,佛教缺少官方的资助,“佛宫寺”经费短缺,附近的民众生活穷困,无钱资助寺院,寺院建筑只有任其损毁。寺院规模很快变小,除了应县木塔外,只剩九间大殿和明、清两代建造的山门、钟楼、鼓楼和僧房等不起眼的建筑。到了清同治五年(1866)后,九间大殿也遭到破坏,只有应县木塔还保持原状。

 

  关于应县木塔的建造年代,还有一种说法,初建于后晋天福年间(936-947),辽清宁二年(1056)重修。据万历田蕙《重修应州志记载》:“佛宫寺初名宝宫寺,在州治西,辽清宁二年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盆益完。塔日释迦,道宗皇帝赐额。元延佑二年避御讳,敕改宝宫寺为佛宫寺。顺帝时地大震七日,塔依然不动。塔高三百六十尺,围半之,六层八角,上下皆巨木为之,层如楼阁,玲珑宏敞,宇内浮屠足称第一。”这是有关应县木塔历史最详尽的一段文字描述。

 

  应县木塔平面是八角形,底层的直径为30.27米。全塔的结构从下至上可以分为三部分:最下面是砖石垒砌的基座,高4.4米;第二部分是塔身,自基座上至塔顶砖剎座下,全部是木结构,高51.35米,砖剎座高1.5 6米;最上面是铁制的塔剎,高9.91米。塔的总高度是67.31米。应县木塔结构复杂,形体高大,一共有五个明层,却有六层屋檐,因为最下面一层的屋顶是重檐形式。从结构上看,应县木塔共有九层,因为五个明层之间各有一个不能进入也没有窗户的暗层,一共有四个。与早期的木塔不同,应县木塔的柱子不是从上到下贯通的,而是像堆砌盒子一样重叠九层,每一层都有梁柱、斗拱完整构架的独立结构体系。木塔底层的上面是平座暗层,再向上是第二层;二层以上又是第二个平座暗层,如此反复直到顶层。 应县木塔从外面看是一个整体,但从结构上分析,全塔的结构是逐层分别制作安装的。如此一来,每一层的结构都是一个独立而坚固的整体,稳定性很高。这种逐层制作的九个单独结构体就像九个网状的盒子,一个一个叠起来,不易变形。应县木塔的四个暗层,都使用了斜撑固定复梁,就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使木结构加固。这四道暗层组成的牢固构架,相当于五层塔身中间隔匀称分布的四道钢环。塔身的整体性得到有效的加强,可以抵抗风力与地震波的惯性推力,防止木塔水平方向的移位和扭动。木塔最下面一层的空间高度最高,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这三层的高度是相等的。每一层的空间高度包括柱子、斗拱、屋檐和上面一层平座,最上面一层的空间高度最矮。木塔的整个造型是下大上小,下层感觉稳重,中间每层逐渐向里收分,塔身的重心明显具有稳定感。木塔的最上面是大小适当的塔顶(塔剎),总体造型比例适当,轮廓优美,在立面上形成有韵律的构图。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应县木塔都显得庄严而稳重。

 

  应县木塔是建立在一个用条石和大砖垒彻的基座上。为了不使游人上下的台阶过长过陡,基座分为两层:下层的台基为正方形平面,边长大约40米。台基露出地面的部分高2.3米,地面以下的埋深尺寸未测定。前后左右四面的中部,各向外凸出一个长方形的月台;前面月台的两侧,是上下层台基的台阶。上层基座的平面同塔身平面呈八角形,高2.1米,直径35.47米,台基的前面(南面)和左(东)右(西)两侧各凸出一个长方形的月台,月台的两侧都设有上台基的台阶。

 

  木塔基座的体积相当巨大,与上面宏伟的佛塔相当协调,显示设计时基座与塔的比例是经过工匠周密考虑的。

 

  除了尺寸适度外,台基的施工质量非常可靠。根据一九七四年的测绘结果显示,塔身底层每一根柱础的标高都在同一水平高度,显示木塔的沈降率均匀,建成迄今将近一千年,尚未发生折沉或倾斜等施工问题。上层的台基和月台外侧的各个角落,都突有一个动物形状的角兽。从风格古朴的狮子雕刻造型来看,并结合宋代《营造法式》判断,角兽应是辽代的遗存。木塔每层之间设置暗层的原因是,每一层阳台的平座下有相当高的一层斗拱,斗拱之下是下面一层屋顶的上部。这些暗层是为了容纳平座结构和屋檐所需要的空间。另外,平面上的内环和外环两圈木柱,在结构上相当于内外双层筒式相套的结构。在此之前,人们用于塔正中贯穿上下层的中心柱,在应县木塔上变成了内环的柱网,这样不仅扩大了塔的中心空间,也大大增强了塔的建筑刚度。塔墙厚如城墙,设计师所采用的具体办法是,在柱子的里外两侧再各加一根抱柱,这样就加强了竖向柱子的抗荷载能力。工匠又在横向的阑额下面按照一定规律加上间柱,顶住阑额。内环和外环的柱网中共支顶柱子102根。这些柱子都是略经加工的原木,高度约九米,直径约35公分,比例修长。整个木塔的重量分别由102根柱子来分担,结构上非常合理。底层内槽和外槽的八个方向中,只有南北,也就是前后两个方向装板门,其余六面都是土墼包砌厚墙,柱子都隐藏在厚墙里面。墙的厚度实在惊人,外墙厚2.6米,内墙更厚达2.086米,简直就是城墙的厚度。墙体的下部是高91公分的砖墙,砖墙所用青砖都是辽代带有沟纹的条砖。砖墙上再加一层十公分厚的木枋,木枋上再砌土墼墙,防止土墼墙受潮。近千年木塔经历的各种考验证明,底层顶柱子、包厚墙的方法,的确能使木塔底层框架的结构刚度得到大大的加强。斗拱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最重要构件之一,应县木塔的斗拱分布在全塔各层面。从底层到顶层,从明层到暗层,经过学者反复统计,斗拱的形式一共有54种,这是应县木塔技术与艺术价值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应县木塔塔身的柱网是采用内外两环柱的布局形式,也就是说每一层的外围一圈柱子,里面还有一圈柱子。在学术上,外面这圈柱子叫“外槽”,里面这圈柱子叫“内槽”,内外槽之间的部分是内走廊。第二层以上每一层外环柱的外侧,还有一圈由平座构成的平台走道,这些走道其实是用斗拱出挑一圈阳台。在学术上,这种包裹一圈的阳台叫做“平座”;平座的外围是木栏杆,游人可以一层一层的环绕木塔、凭栏远眺。五个明层的内环柱内有高敞的空间,以供奉佛像。

 

  应县木塔一楼墙壁的一圈都没有窗户,只有朝南的方向开一扇门,是登塔唯一的道路。门内有一尊高约10米的释迦牟尼塑像,塑像面朝南,也就是朝向大门的方向。内槽的墙壁应该是八面,除去一面是大门,一面是楼梯,其余还剩下六面,这六面墙壁上各画有一幅如来佛像。由于墙壁厚,在门洞两侧的墙壁上也可以画上金刚、王子、弟子等壁画。一楼的顶部是一个精美华丽的藻井,藻井下有一座释迦牟尼塑像。全塔各处都有神像题材的壁画,有关供养人的壁画数量则较少。供养人的描绘往往反映当时社会人们的真实面貌,因此格外引人注目。应县木塔在一楼大门上面的门额壁板上画有三个女供养人,画面尺度虽然不大,但很有艺术价值。三个人都是呈四分之三侧面的形式,每人的神情安详而虔诚,身上的衣带有被微风向后吹拂的感觉。动态的衣带与静态的人物交织在一起,静中有动。三个人都双手高举,手中举着托盘,托盘上是一瓶莲花。供养人的面容丰满,有辽代壁画的风韵。画面的色彩至今仍十分鲜艳,可能后人重新上了颜色。登高有如“在半天”。底层的西南面是通往上层的楼梯,底层的楼高是十11.5米,楼梯分为两段,依塔的八角形平面自然在楼梯的中段微微拐一个弯。底层没有窗户,楼梯的光线较暗。上到第二层,八面都是格子门,八面采光,塔内的景物就一下子亮了许多,凭肉眼可以完全看清楚室内的雕塑。走到门外凭栏远眺,南面的恒山像是一面蓝色的墙壁,从东到西一路绵延,著名的雁门关就在木塔西南方向的丛山中。登上应县木塔,仰望前人写下的“在半天”的匾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无色的空灵。在苍茫天地的空间中,映衬出旷邈幽深的静寂,形成飘渺浮动的氤氲气韵。应县木塔第二层以上每层都有塑像。二层的坛座是方形的,上面塑有一佛、二菩萨和两身胁侍。三层坛座是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像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本尊为毗卢舍那如来佛,周围有八大菩萨。塑像的题材和内容相当丰富。

 

  第三层供奉了分别朝向四面的四尊佛像,与印度或东南亚的四面佛应该具有同样的意义,表示四方佛或佛光普照的意思。应县木塔内部的空间设计完全是为了佛教祭祀,每一层的中心空间都摆放佛像,特别宽大。辽代的优秀工匠继承了汉、唐以来重台楼阁的民族建筑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的同时,又对建筑传统做了一些改进,创造出如此宏伟的木构建筑。应县木塔是研究中国古代高层建筑形式与结构的宝贵实物。

 

  应县木塔上的题记留名很多,其中明朝两位皇帝都留有题字。一位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北征时,亲笔题写了“峻极神功”四个字,匾额挂在第五层南面的外檐。另一位是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三年(1508)到应县,登塔赏宴时,题“天下奇观”四个字,匾额挂在第四层南面的外檐。在这个匾额的两边,还各有一块竖的小匾额,左边是“金城”二字上下排列、右边是“雁塔”二字上下排列。唐朝时设置金城县,当时应县为应州,应州下辖金城县,所以有“金城”的名称。秦汉时期,应县地处雁门郡,故应县木塔被称为“雁”。塔上的许多题记中,有一块记载了古代修塔的情况:全城老少都踊跃的参与,人们各执一块木板循序上塔递送,场面十分感人。而佛也显出了灵验,一位工匠不小心失手,将干活的斧头从半空中落下,当时恰有两个孩童在下面玩耍,千钧一发之际,斧头恰好落在两个孩子之间。还有一次,一个工匠不惯失足,从脚手架上摔下,眼看工匠的生命危在旦夕,幸好被一根伸出的木钉挂住衣衫,得以保住性命。人们感到了佛的护佑,更增添了修造与礼拜的热忱。现存的匾额中,书体较好的是第一层南面大门上的,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立的“万古观瞻”匾额,以及第三层东南面清宣统三年(1911)应州知事任绪瀛写的“暧极于天”匾额。从文物的角度而书,价值最高的是第三层南面的“释迦塔”木牌,不仅书法漂亮,匾额上还有应县木塔几次修缮的年代记录,对考证木塔历史是相当珍贵的史料。除了匾额以外,应县木塔上的对联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物价值,其中的内容主要是对木塔的赞赏。第四层南门外的木联是:点崄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第三层南门外的木联是:俯瞻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岫幢屹如屏。第二层南门外的木联是:拔地惊天四面云山拱起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飞接云霄。

 

  应县木塔的历史将近一千年,在这漫长岁月里,木料难免有些腐烂或变形,人们也曾经多次修缮过木塔。建塔以后记录的第一次大修是在金代。明万历年间田蕙所修的《应州志》说是金代的明昌四年(一1193)增修。应县木塔第三层的“释迦塔”牌匾则说是在金代的明昌六年(1195)增修。这两个记录略有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确实是建塔以后的第一次大修。 应县木塔第三层的“释迦塔”牌匾又记有:“元延佑七年(1320)……特逢敕监造官荣禄大夫平章政事阿里伯重建。”这是建塔以后有文献记载的第二次修缮。在此之后,明朝正德三年(1508)、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清朝同治五年(1866),应县木塔和佛宫寺也都陆续进行修缮,塔内、寺内的佛像也进行过修绘。

 

  最惊险的是一九二六年军阀混战时,曾炮击木塔,幸好无大碍,只造成了二层屋檐的部分损坏。所以一九二八和一九二九两年曾两次补修塔檐,不过规模都不大。直到一九七四年,木塔才由政府拨款,进行全面的修整。木塔曾经历过多次地震。史书记载,元朝顺帝(1333——1341)“大震七日”,从整体上看,应县木塔完好无损,但塔身二层结构已经出现扭曲,柱身出现明显倾斜。近年来发生的多次地震:河北邢台地震、唐山地震、内蒙古和林格尔地震,木塔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也说明了木塔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

 

  木塔基础 应县南靠恒山,山列如屏,北楼、大石、小石、茹越、马岚五口俱为要隘;西北部的黄花梁丘陵区,东北部的龙首山区扼守着北部的门户;浑河、桑干河东西绕城,平原面积较大,是典型的“两河流域”。

 

  应县地理完整,相对独立,从汉代起基本保有建置。汉武帝元狩年间,在今应县城东四公里置繁畤县。后唐乾符年间(874—880)李国昌筑金城,也叫新城,即今应县县城。在金城四周建有许多城堡,即金代诗人元好问所说的“三岗四镇护金城”,凸显了其战略地位。辽时在应州置彰国军,统金城(今应县)、浑源(今浑源)、河阴(今山阴),体现了西京道(治大同府)辖下的应州,具有控扼恒山、雁门的屏藩功用。

 

  远古时期,应县是一个早期内陆湖,由于森林逐步减少,桑干河、浑河夹带的泥沙,以及从诸多峪口冲积下来的泥土,加上大量的浮游生物残体不断堆积,形成了陆地。

 

  汉代在此置繁畤县,“畤”即水中陆地之意,“繁畤”即指大大小小的水中陆地群。有人说在今浑源城西的仁和、东坊城、水磨村一带滩洼地,大概是古繁畤泽的一处遗迹。雍正《山西通志•山川》卷载:“神溪泉……旁有暖泉,胥西南流,一名神德湖。辽应历三年(953),应州击鞠观鱼于此。”这说明,辽时浑源神溪泉西南尚有一较大湖泊。

 

  古昔之应县湖沼很多,因为目前测得的浑源浑河西部河床海拔最低点为1050米,应县海拔最低点983米。如果辽时浑源西南有神德湖的话,也应该是立足于今应县繁畤泽的一部分,在湖水消退后遗留的。或者说,该泽无以为名,可能是一直未能连成一片巨大水域之故。

 

  历史的早期,应县缺乏大面积的高地。1993年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11个科研单位,组成一个工程地质勘察队对应县木塔院区进行了“浅层地质勘查”、“电法勘探”、“电磁波CT扫描”,并于1994年4月20日作出《应县佛宫寺塔院区工程勘查报告》。《报告》说:“修塔时的环境,根据钻孔和年代资料,木塔修建时的周围,除西南外,三面环水,是一个滨水的环境。在水面上露出一块坚硬的物体,恰似水中孤岛。”《报告》又说:“木塔修建时古地面在距现代地表下16-17米。”

 

  1995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两个单位,又对塔区地基进行了“层析探测”,说:“古地面在木塔的部分,实际上是一个小隆起,相对高度2.5米左右。”就是说当初木塔是建在一处高于古地面16-17米,又高于现今地面2.5米,高约20来米的山体上。

 

  《报告》中也确认了木塔是用人工堆土的办法层层建起后,再把周围的土扒掉,回填的。

 

  山阴文史专家徐德富先生认为,木塔的始建年代在北魏,是把始光二年(425)由道士寇谦之在平城县故城东所建之大道坛移建过来的,移建的年代是南齐永明九年(491)。移建哪里呢?孝文帝在诏书中说:“可移于都南桑干之阴、岳山之阳。”《通鉴》载:“改名崇虚寺。”

 

  为何移建呢?因为北魏之初,太祖拓跋珪自号道武帝,道教大盛,到显祖献文帝时,佛教又居于主导地位,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拓跋焘下令将大道坛毁去。

 

  大道坛是移建于“桑干之阴,岳山之阳”了,史有记载。但徐德富先生又认为:“大木塔的前身,即大道坛静轮宫移过来的崇虚寺。”并且引用《水经注》对静轮宫之记载:“台榭高广,超出云间,欲令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来说明木塔就是静轮宫的翻版,就没有多少证据了。因为此时非彼时,大道坛是移建了,但移建的过程中打没打折扣,是否朝令夕改,存在了多长时间,与现今的应县木塔有无关系?都不好说。起码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那就是移坛时已是道教的衰败期,还能“上延霄客,下绝嚣浮”吗?

 

  木塔建在岳山之阳是没有错误的。木塔的高度为360尺,按45°的坡度椎体堆积,足以把一座土山给取平了。

 

  桑干河从西而来,快到应县城下时,突然折北流去。为什么呢?因为千百年来,虽然岳山是不见了,但它的隆起还是影响了河流的走向。栗家坊村西北有一道梁,头东尾西,状若龙形,长三四里,高十数丈,之北四五里是桑干河。过去这道梁上经常发现海蚌等生物遗体,说明此梁并非天然,它可能是古代的一项水利工程。它挡住了南行的桑干河,使它不致于冲刷司马镇,也不致于冲进应州城。

 

  历史上应县是个物产富饶,土田肥沃的地方。金代还有板栗、揪树。明代还有桑树、椴树。明成化年尚进贡鹿皮。明中叶稍前还记载应州“南山有虎患”。明成化年有鱼课,到万历时便大征盐税,盐碱地已很广阔。盐碱化导致了某些植物的灭绝,如木塔后原有大雄宝殿,檩条全是圪针(沙棘)做成的。(中国文物网驻朔州工作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