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东蒙短调民歌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音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ⅱ-7 所属地区 辽宁·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7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50余首。

 

  ●解放初期,蒙古勒津(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约有300多个蒙古族村(屯),每个屯子都有10多位民歌手。

 

  ●目前,能演唱短调民歌者寥寥,这一艺术形式面临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迫在眉捷。

 

  ●2005年,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孕育了阜蒙贞多彩的艺术生命,创造了令人神往的美好生活。近年来,阜蒙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挖掘整理民族民间文化活动。2005年,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已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申遗、保护工作的深入,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越来越受人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蒙古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那一首首歌曲就像一汩汩流淌的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流行于阜新地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不完全统计有350多首。

 

  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志》记载,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旗主善巴领其众到现今的阜新地区定居,从此,由过去对草原蒙古包的赞颂变为对草房、檩子、土墙的描述,在服饰上,由过去主用皮制品改为丝棉织物。由于生产生活的改变,以及和周围其他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生活习俗、文化形态都有所变化,逐步形成了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文艺形式。

 

  随着蒙古勒津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长调民歌的基础上,出现了蒙古族短调民歌。短调民歌,在题材、体裁上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更高的艺术性。它反映的社会面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几乎包罗了蒙古勒津地区的全部生活内容。从而,得到迅速传播和发展,确立了它在东部蒙古族民歌的主体地位,并很快流传外地,成为其他地区蒙古族群众喜爱的民歌 .

 

  清朝中、晚期,民间涌现的大批职业和半职业的说唱艺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户,到处演唱,把短调民歌带到各个角落,还随时把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编成新的短调民歌,进行演唱。如19世纪初的旦森尼玛、乌日土吉乐图;20世纪初的佟德林、图古乐;现在活跃于民间的马国宝、杨铁龙、吴海峰等。喇嘛文人和王爷书房文人除担负各自职责外,还经常根据民间发生的奇闻轶事编写出新的故事供民间艺人演唱,他们对蒙古族短调民歌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促进了短调民歌的发展和流传,以至蒙古勒津成为短调民歌的发源地。据调查,流传于我国东部各蒙古族地区的许多短调民歌都发祥于蒙古勒津。在很多民歌的歌词中,均唱到了蒙古勒津的人物、山河、经济、宗教、风俗等。从而,蒙古勒津享有了“歌的海洋”之美誉。相传蒙古勒津“三人同行,二人是歌手,一人是乌力格尔沁(故事家)”的佳话,老歌手传新歌手,一代传一代,传唱至今。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有赞颂歌,主要赞颂英雄人物和事件,如《六十三》、《海龙》、《道尔吉曾格》、《那木斯莱》等;情爱歌是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中最多的一部分,如《云良》、《打雅波尔》、《高小姐》、《金桃》、《来小》、《霍英花》、《杜达》、《占玛》、《万姐》、《乌云珊丹》、《月香》、《海棠白棠》等;讽刺歌主要是揭露讽刺官宦腐败和社会丑恶现象,如《韩德尔玛》、《刚来玛》、《万里香》、《万里》、《兴米昂嘎》等;婚姻歌用于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各个程序中,如《送亲歌》、《交待闺女》、《金莺》、《索烟壶》、《喜庆的天》等;礼仪歌是蒙古族举行祭祀活动时唱的歌曲,有《呼和庙》、《祭火歌》、《关公颂》等;酒歌有《四季歌》、《天上的风》、《四海》、《四河》、《大清国》等;玛尼歌是在民间宗教习俗活动“玛尼会”上演唱的歌曲,分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演唱方式多为一领众合,领唱主歌,合唱副歌,也有齐唱,以歌颂佛教的内容,加之六字真言“??、嘛、呢、叭、咪、?恕蔽?核心唱词;教诲歌大多部分是叙述父母恩德,教诲人们孝敬老人的歌曲,如《孝敬歌》、《父母的恩情》、《八个时节》、《四瑟》等;儿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妇女哄孩子时唱的摇车歌,另一部分是游戏歌 ,如《别哭啦》、《唔别唔别》、《孩子不要哭》、《博茹莱》等。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角色对唱和众人合唱等形式。歌手不分男女穿长袍,穿长短坎肩,均系腰带。男的带礼帽,女的带头饰,男女足蹬皮靴子。在四胡、马头琴、扬琴、管、竹笛、笙、九音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歌者纵情歌唱,余音绕梁。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捷。解放初期,蒙古勒津(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约有300多个蒙古族村(屯),每个屯子都有10多位,甚至数十位歌手,可谓时时都唱歌,处处有歌声。而今青少年丢失母语的现象相当严重,40岁以下的青少年的脑海里已没有“民歌”这一概念。几年来虽然采取了很多抢救措施,培养了一些歌手,然唱的不全,只会唱一、二段,如不及时抢救,面临失传、灭绝的危险。

 

  从20世纪80年代始,市、县文化部门集中人、财、物力,共举办12届民歌培训班和演唱会;完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辽宁卷》(省、市、县阜新民歌);举办了12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出版了汉文版民歌集《乌云珊丹》;出版了4部蒙文版《蒙古勒津民歌集》。

 

  根据“非遗”保护工作的要求,市、县的文化部门对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手进行了普查,定期举办培训班,培养传承人。对所用的器物、文物进行了搜集,组建了民俗馆给予搜集保存。认真落实《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文化工作条例》,依法保护短调民歌。建立系统档案,出版《蒙古勒津短调叙事体民歌集》。摄制完整的音像资料,保护这一项目。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调的基础上产生的短调民歌是蒙古族歌曲的一次飞跃。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象“百科全书”,记录了本部落的发展历史 ,反映了本部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它不仅满足了本部落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对发展蒙古族语言文字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它不仅作用于历史文明,而且对现代文化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在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地方戏曲剧种阜新蒙古剧,填补了蒙古民族没有戏曲的空白,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因此,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