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要做到“六清”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日前公布。经过近五年的普查,基本摸清了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但这绝非普查的终极目的,因此,之后的工作更为重要。笔者认为,“一普”结束后,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尤其是作为收藏量最大的单位,博物馆还应做到“六清”:
一是馆藏数量清。即对馆藏文物的数量是否完全弄清楚。首先要做到账与量相一致。若不一致要查明原因,是统计口径与以往不一样造成的,还是因为按程序淘汰了部分入藏级别不高的文物,或是近年来通过考古、征集、捐赠等途径新增了入藏文物而没及时更新登记造成的。其次要把历次移交账本变化情况核对清楚,看历史账册有无缺失或作假现象。最后要把长期在外的文物查清楚。弄清外借文物至今未归还的原因,防止文物长期处于失控状态。总之,不仅要把已登记上报的文物数量弄清楚,也要对暂未入藏的文物状况做到胸中有数,切不可成为一笔糊涂账或历史“疑案”。在清查文物数量的同时,认真检查文物登记和出入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馆藏文物管理奠定基础。
二是入藏真伪清。即对入藏文物真假是否全部判别清楚。此次普查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的文物名称与实物不符,有的实物真伪存疑,还有的发现了少数不符合入藏标准以次充好或与原藏品不相符的文物。对于这些问题,省级文物行政部门都组织专家现场予以确认或纠正。此类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历任馆长在离任时没有做到在文物行政部门监督和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参与之下进行交接,仅作数量移交,没有实际清点或抽查,问题越积越多成了历史难题。还有的是因博物馆文物保管部门对出入库制度执行不严造成的。对于此类问题要一查到底、问责到位,绝不能搞“内部消化”大事化小不了了之,真正把馆藏文物的真伪弄清楚。
三是管理短板清。即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是否清楚。在普查中发现的重大安全管理问题,应立即如实向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不得隐瞒。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严肃查处及时纠正,不可让问题再存在下去。同时,收藏单位要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如属内部管理方面的漏洞,要认真对照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重要岗位存在安全风险的,要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建立部门之间相互制约措施,改进科技手段实施重点监控。制度落实不到位的,要加强对人员思想教育,引导其坚守职业道德。经常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对发现个别有思想不稳定或行为不正常的,要及时加强监管,必要时果断进行调整。总之,要把普查变为强化内部管理、堵塞漏洞的过程。
四是藏品状态清。即文物现存的真实状态是否清楚。普查数据显示,各类博物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文物腐蚀、锈蚀、破损的问题。应该针对文物“病情”的轻重缓急,分类采取措施。比如,处于濒危腐蚀程度的文物,要立即列入维修计划,尽快展开保护工作。
五是展示利用清。即让更多的馆藏文物“活起来”是否清楚。在普查基本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对现有馆藏文物资源的种类、价值、特色、展示与利用的潜力等也应弄清楚。长期以来,博物馆基本陈列很多年不变、专题展览很少开展的问题普遍存在,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馆藏文物资源并不清楚,总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此次普查,认真梳理了馆藏文物资源,有条件让馆藏文物尽可能多的与观众见面,分门别类多策划专题展,提升博物馆的展陈水平,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尤其让青少年喜欢来、待得住、还想来。同时,也能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更多新思路、新素材,使公众把博物馆“搬回家”的愿望成为可能。
六是馆际合作清。即利用全国文物资源多办特展是否清楚。此次普查初步建立了全国可移动文物的数据库,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所有国有博物馆互通有无、更好利用文物资源服务。今后将为各基层博物馆进行馆际交流与合作拓展空间,只要在平台上一查询就知道借展的文物入藏在哪个博物馆,为多策划特展提供了方便。
总之,如何利用普查资源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为提升博物馆展览水平发挥更多、更好、更大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切不可把普查成果也变成为一个馆藏“文物”,应该让其尽快尽可能多地“活”起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