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下月初将“新妆”亮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近,小营巷里蛮热闹,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即将全面提升,预计下月初“新妆”亮相。

 

  1958年1月5日,毛主席走进小营巷,视察爱国卫生工作。在这里,他亲切地与居民谈心,既肯定了杭州的卫生工作,又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岁月匆匆流逝,但小营巷居民的记忆中,依然留存着那令人激动的时刻。

 

  明年就是毛主席视察小营巷60周年了。这次纪念馆提升改造的一大亮点,就是通过一系列陈设,还原当年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场景,也以此激发居民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热情。

 

  纪念馆序厅,将以三层递进式、立体化的设计,生动地还原当年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的热烈场面。展厅内,空间敞开,保证参观流线的畅通;照明设计则将使整个展厅更为明亮、大气。在纪念馆中,大家还会看到当年毛主席坐过的藤椅、看过的报纸,同时纪念馆还将利用多媒体的纵向延展性,提升参观者的互动体验。

 

  “也许我可以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60周年制作一期特别的视频节目。”想出这个点子的,是小营巷社区第7代卫生委员徐笛风。这个1989年出生,看起来蛮憨厚的大男孩,在小营巷社区“上岗”刚满一年,新点子却不少。

 

  之前,他利用自己的特长,为社区制作过小营巷“新闻联播”——把社区的一些工作情况制作成“小视频”,在社区党员、支部书记、小组长开会前期循环播放。“看到自己还有好多邻居都在电视里出镜了,感觉蛮新鲜的,搞好社区环境就要靠我们大家一起参与嘛。”居民说。

 

  再比如,多才多艺的他,会把日常环保、垃圾分类等宣传内容,自编自导成现场说唱、快板、小品,这样通俗易懂的方式颇受居民欢迎。徐笛风以踏实的工作态度和源源不断的创新点子,让居民的文明素质完成了又一次提升。

 

  “那个胖胖的小伙子,工作做得有意思,花样蛮多的哎!”居民的认可,让徐笛风增添了更多的热情和动力。去年,小营百米红巷成为“最美阳台”先行者,打造出具有上城特色韵味的“45°空中文明长廊”。“小营巷人肩负着承接历史、开创未来的责任,也担负着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使命。” 他说。

 

  近日,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的改造提升工程已大体完工,大概再过半个月就可重新开馆,迎接四方来客。作者:通讯员 柴溢 记者 王紫微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