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沉寂一朝名动中外 当代“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林散之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此时他已年过七旬。1973年,《人民中国》杂志第一期刊出其草书条幅《清平乐·会昌》,震动海内外书坛。此后,日本书道界的访华团体来中国,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尽管如此,林散之并末因所获殊荣而自满,他对成名后的赞扬和越来越高的社会地位淡然处之,潜心追求更高的境界,使其书法在八十岁前后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林散之草书条幅《清平乐·会昌》
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一甲子的钻研、沉淀,使其气韵及意趣达到超凡之境。赵朴初、启功等称之为诗、书、画“当代三绝”。
林散之画作 《泛舟图》
林散之草书瘦劲飘逸,被称之为“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其草书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瘦劲圆涩。主要说的是其用笔柔中有刚,遒健雄浑。线条瘦劲,圆中有方,方中见圆。二是璀灿华滋。主要指其草书的墨法,包括墨破水、水破墨后形成枯湿浓淡的墨像,还涵盖宿墨、枯墨等。三是偏正相依。这里有两层意思:一层指其盛年大草的体态有正有偏,偏正相辅。另一层指七十年代作品中有的字是以偏为正,八十年代作品中的字是以正为主。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合在一起就是“偏正相依”。林散之草书第四特征即是飘逸天成,除书法外,还暗指林散之的人文思想和人品等。
林散之草书 《毛泽东诗词》
近年中,林散之的作品价值大幅攀升。众多的行家对林散之作品未来的增值幅度充满信心,也有收藏者认为,关注林散之的机构和收藏者越来越多,多方发力将促其作品价格再上台阶。4月27日的晟永笔歌墨舞名家书画专场上,将有数幅林散之先生的作品现身,包括画作、书法等。更多详情可参阅如下链接:
晟永笔歌墨舞名家书画专场:
https://paimai.taobao.com/pmp_album/151389590.htm?spm=0.0.0.0.53ncTu
责任编辑:杜茜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