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安海清远斋:家门口的陶瓷博物馆
清远斋被当地民众称为“家门口的陶瓷博物馆”。 牛效礼 摄
在近日大热的电影《海角有个五店市》中,主人公庄海心带着太爷爷留下的爱情信物——“陈三五娘盘”从马来西亚来到晋江五店市寻找瓷器的故事,成为晋江民众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而被民众称为“家门口的陶瓷博物馆”的清远斋也为更多人关注。
“从古时的陶器到现在的陶瓷,几乎各个朝代的陶瓷器在清远斋都可以看到,非常好。”晋江收藏爱好者小张如是说。
“接下来,我想建一个私人博物馆,把近30年收藏积攒下来的好东西都展示出来,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中国陶瓷发展史,看到各个朝代的陶瓷真品。”清远斋负责人黄祖猛告诉记者,其收藏的陶器有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红山文化的陶器、良渚文化的玉器,以及东汉末年的清瓷、隋唐元明清等朝代的陶瓷玉器挂件等上千件。在晋江收藏界,他的斋号已是小有名气。
黄祖猛说,他看中的不是这些,他希望做的是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留在晋江,留在中国。“因为这些文物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不灭的记忆。再说,晋江又是中国陶瓷重镇,有很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宣传和传承好晋江的陶瓷文化,也是我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初第一次玩古玩的时候是1990年在部队服役那会,我们有几个班长都在玩收藏,我也跟着他们玩,后来就越发放不下,一直玩到现在。”黄祖猛说,八九岁时他就喜欢看村里的老人们聊古玩,有时还趁大人不注意还去摸一摸。而从1990至今,他玩古玩已27个年头。而真正引领他入行的则是他与一位山东籍南下老干部的“缘分”。
“还是在广东部队服役期间,休息外出时,我就会到当地的古玩市场去逛,一来二去就认识了一位山东籍南下老干部。他看我很年轻,不张扬,就很喜欢我,教我很多东西。”黄祖猛说,只要有空,他就到老干部家里,向他讨教古玩收藏方面的技巧、心得及相关知识等。
“后来,他就送我一个玉器,名为‘螭龙玉璧’,是战国至汉代的。虽然已价值不菲,但我都不舍得卖,因为那是一种情义、一段记忆。”黄祖猛表示,那份鼓励与信任,让他在收藏界坚定地走下去。
为了让自己看藏品时不“走眼”,黄祖猛一直潜心研读史籍和学术经典,还经常到全国的各地博物馆去参观。“你看真东西多了,眼力就会跟着上去。”黄祖猛说,懂得越多,角度越宽,思路就越成熟,才能在鱼龙混杂的古玩市场上发现“真品”。
之后,甘肃、陕西、山西等西北地区就成了黄祖猛每年必去的地方。有的地方甚至连续去了七八年。“我几乎每次都是出去时像老板,回来时像乞丐。”黄祖猛说,每次到外地看到好的东西,不计价钱就会买下来。结果,回来时,也不舍得包车,还要精心守护淘来的古玩,每次回到家里,样子都像乞丐般似的。
黄祖猛说,他的时间多放在博物馆或古玩市场上。在那里走一走逛一逛,感觉很踏实。收藏没有门槛,人人都可以,只要有兴趣,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实力来收藏。
但他不喜欢去评价别人的藏品。“评价一件藏品的好坏,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某些人眼里是无价之宝,在我看来却一文不值。如果他硬要说是‘真品’,我也只能笑一笑。其实藏品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
部队转业后,黄祖猛上过班,包过鱼塘,跑过运输,干过装潢,还做贸易。也正是那段时间的拼搏,为他今后收藏古玩积累下了雄厚的资金。
“到现在,我投在这上面的大概有近千万了吧,可我兜里却没有什么钱。”黄祖猛笑着说,现在他斋号里藏品越来越多。“晋江是个有文化的地方,我也要把好东西留在晋江,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好的东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