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唢呐_非物质文化遗产_民间音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ii-15 所属地区 陕西·延安·子长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音乐

 

  申报人/单位 子长县文体事业局 申报日期

 

  传统的子长唢呐班子由五人组成,因人手一件乐器,亦称“小五件”唢呐班。即唢呐由上、下手双人吹奏,上手主奏,下手依附于上手旋律,作低八度简化演奏,多具伴奏效果。小(扁)鼓,乳锣(俗称铜鼓或疙瘩锣),小镲三件打击乐为伴奏乐器。乐班起奏引子为长号吹奏,一般由唢呐下手和鼓手兼奏(长鸣三声或更多)。“鼓腮换气”是唢呐吹奏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传统的唢呐曲牌与民歌、戏曲、宗教音乐有着直接的亲缘关系,虽常见的节拍多为4/4、2/4拍,但在反复演奏时,强弱交错频繁,时而拉长、缩短,时而加多、减少,变化多端,衔接自然。

 

  子长唢呐曲牌若以速度分,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种。慢板包括慢板、原板(也叫抢板),均为4/4拍,原板比慢板稍快。中板与快板均为2/4拍,吹奏时快板比中板再快些。中板包括流水板、垛板;快板包括二流水板和熬头牌子。吹奏基本遵循慢起、中续、快结尾的板式连接规律。每种板式连接都要有过渡音乐,俗称“过鼓”或“叫板”、“换板”。同板式换曲牌也要加“过鼓”。

 

  子长唢呐曲牌多为七声性雅乐调式,其中雅乐宫调式、雅乐徵调式居多。由于井4的出现,使许多本来为4或↑4的其他调式也向雅乐调式靠近。

 

  子长唢呐发展至今,已由“小五件”乐班扩大为百人吹打乐队。即选用同尺码唢呐(多为杆长尺二五的),利用唢呐芯子、哨子等调音部件(可上下调节小二度),统一音高,进行大型表演吹奏。

 

  子长唢呐音域宽广,最多能达17个音(c1一d3),因此它自身便能产生鲜明地音区、音色、音量对比效果。它音色明亮、音质甘淳、低音浑厚,高音及其音量(能从一切乐队中)挺拔。

 

  子长唢呐的调口(即筒音调高)共七个。常用的只有本、泛、甲三个调。六字调、梅花调用的很少,大宫调、小宫调基本不用。各调筒音呈下列状况:

 

  本调:筒音作1    1=c

 

  甲调:筒音作2    1=bb

 

  大宫调:筒音作3    1=ba

 

  六字调:筒音作井4    1=g

 

  泛  调:筒音作5    1=f

 

  小宫调:筒音作6    1=be

 

  梅花调:筒音作7    1=d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