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月15日,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日前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设立的最大奖项“詹天佑奖”。作为莫高窟文物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该项目使莫高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获得更有效的保护和更为合理的利用。

 

  这意味着,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已建成文物安全防范系统,通过先进的安防设备,在“物防”与“人防”的协调下,对敢于入侵盗窃、破坏的罪犯,及早发现、及时处置,从而有效地防止文物被盗、被破坏案件的发生,极大的提高莫高窟文物安防水平,确保文物本体的安全。

 

  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莫高窟崖体加固工程、栈道改造工程、风沙防护工程、安防工程和保护研究设施等六个子项目。它历时4年建设,于2013年1月通过由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其中,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是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核心子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括游客接待大厅、球幕影院、数字影院、贵宾接待厅、购物、餐饮、办公及设备用房等。

 

  敦煌研究院称,于2014年8月投入使用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使以往游客只有进窟参观2小时左右的单一游览模式,改变为在数字展示中心观赏敦煌艺术高清数字电影与莫高窟实地体验相结合的复合参观模式,莫高窟单日游客承载量由3000人次翻番增加到6000人次,缓解了莫高窟保护与旅游开放之间的矛盾。

 

  莫高窟崖体加固工程解决了莫高窟绝大部分崖体的稳定性等问题,有效防止了危岩坍塌对洞窟文物造成的破坏。同时,对薄顶洞窟的修复,防止了降水入渗导致的洞窟壁画产生酥碱、疱疹等病害。另外,崖体加固也对游客的参观带来了便利,解决了参观过程中落石、流沙等现象对游客构成的潜在威胁。

 

  栈道改造工程,通过适当加宽栈道宽度,改善栈道垂直联系的状况,提高栏板高度和安全度,对莫高窟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方便和保障了游客的参观路线。

 

  风沙防护工程,通过在莫高窟窟顶铺压砾石、建设麦草方格沙障、植物固沙及滴灌系统,形成了防沙障阻沙、沙生植物林带挡沙、麦草方格沙障固沙和砾石压沙的综合防沙、治沙体系。据监测,这一工程的实施使莫高窟的风沙减少了七成左右,极大减缓了风沙对敦煌壁画和塑像的磨蚀。

 

  敦煌研究院认为,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莫高窟文物保护和开放管理水平,将对敦煌乃至中国其它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工作具有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