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收藏文物不仅仅是种精神享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月25日下午,由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主办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大讲堂”系列讲座正式开讲。十三行博物馆荣誉馆长王恒首次为他所收藏的广彩瓷开讲。

 

  初衷:让更多人了解广州历史

 

  王恒对十三行系列藏品的收藏,是从广彩瓷开始的。起初,他收藏音箱、家具,以及来自非洲和日本的艺术品。随着收藏经历增加,他意识到收集某个系列的古玩,可以加深对藏品及其背后历史的了解。

 

  几番思考后,他把目光放到了十三行上。“因为我是广州人,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广州本土的历史。”广彩瓷在中国收藏界是一个冷门类别,收藏它的人不多,研究认识它的人更少,但广彩瓷所包含的研究价值和商业价值,却是非常丰富的。

 

  亲历:多次到国外搜寻资料

 

  这条冷门的收藏之路走得并不容易。王恒表示,他起初收藏广彩时,想找相关广彩的资料学习,竟然一本专著都找不到。近年陆续有些专著出版,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而国外对广彩的研究比国内早许多,而且成熟许多。因此,他特意从国外买了许多有关书籍回来,对照实物,参考学习。

 

  在收藏广彩的过程中,王恒十分注重它的系统性,按年份、按系列收藏,尽可能通过一件件实物,展现广彩从始创至今的三百年历程中的发展轨迹、变化,以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为此,他多次到国外去搜寻。20年来,他的藏品基本涵盖了广彩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器型多样,力求收藏能为还原广彩历史提供可靠的实物参考。

 

  如今:收藏600多件广彩瓷

 

  在讲座上,王恒也分享了广彩瓷断代方法,如雍正期间的广彩瓷胎薄体轻,画工也极为讲究;乾隆中期则以织金满地人字纹、干红为主要特征等。

 

  目前,王恒收藏的广彩瓷有600多件。他表示,收藏文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享受,更重要的是在收藏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中外历史知识,在关注过去与未来之中感受到有限生命的无限延长。

 

  最后,讲座还成了“学术论坛”。观众不断抛出“在收藏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经历”“广彩瓷上的金在不同时期有什么区别”“为何广彩也有‘织金彩瓷’的说法”等问题,王恒耐心地一一解答,广彩大师陈文敏也加入讨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