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53 所属地区 浙江·台州·天台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天台县位于浙江中东部,境内有天台山、大雷山两大山脉,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2%,森林覆盖面积为67.2%,山峰高耸,树木茂密,物产丰富,盛产山漆、苎麻、香樟等天然原材料。自古以来,手工业较为发达。以山漆、苎麻、香樟木为主要原料的干漆夹苎工艺,早在东晋以前就已在民间应用,并流传到周边地区。

 

  二、溯源

 

  早在东晋时期,干漆夹苎已在天台民间得到应用。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戴逵(336-396)父子就在天台山一带将民间流传的"干漆夹苎法"工艺用于寺院的佛像制作,制成木雕"干漆夹苎"佛像。

 

  千百年来,经过历代工匠不断传承、革新,干漆夹苎技艺逐步走向成熟,并且传到天台的周边地区。唐代中期,僧人思托就将此法传到日本,当时由他制作的鉴真坐像被日本奉为国宝。宋代(公元984年),天台张延皎、张延裘兄弟用此法制成的一尊"伏填王释迦瑞像"由日僧带回日本,现仍供奉于清凉寺。相传,明代天台人张文郁(工部左侍郎)奉命督造北京故宫建造时,曾将天台的一批干漆夹苎工艺的工匠请去,为宫殿的藻进、柱、梁等进行外表装饰。

 

  由于"干漆夹苎"技艺一直只限于民间工匠的师承相传,技艺的传授靠的是师徒的口传身教,没有形成文字,全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才能掌握。历史上未能形成较大的制作规模。解放以前,由于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民间的干漆夹苎工匠纷纷改行,使得这门工艺处于几乎失传的状况。解放初,只有极少的民间工匠还熟谙此法。

 

  上世纪80年代,高级工艺美术师汤春甫组织工匠,对散落在民间的、濒临失传的干漆夹苎工艺进行挖掘、整理,将用于该工艺的13种原材料,用传统的方法加以提炼,并总结出48道工艺流程,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他们用该法制作的作品,为东南亚和欧美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宝馆和宗教部门收藏,1999年制作的"千手观音像"为故宫博物馆收藏。

 

  三、工艺特点

 

  干漆夹苎是为各种制品外表装饰和保护的一种独特的技术。它有完整的技艺流程,其制作由48道工序组成,从型模、上灰、夹苎、披灰到上漆、砂光、上朱、磨光、贴金,均采用苎麻、生漆、古瓦粉、火山灰、桐油、朱砂、五彩石等天然材料。

 

  它是用天台本地的原始生漆、苎麻、五彩石粉、桐油等13种原材料,在麻布、漆料层层包粘、反复打磨后再涂以朱砂等辅料,贴上金箔和砑光,经过工艺处理后完成作品。它的整个制作过程全是手工操作,在取材和用料上十分的讲究,经多种技艺处理后,成品综合体现出雕塑、彩绘、金装的艺术魅力。

 

  干漆夹苎的成品主要用于佛教造像,宫殿、庙宇建筑物的装饰、保护及民间器材的制作,具有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等特点。最能体现干漆夹苎成就的是用该工艺制成的木雕佛像,既保持木雕的纹路细腻、线条流畅,又使佛像造型更具有神韵。其代表作除鉴真坐像外,还有供奉于日本清淳寺的由宋代张延皎、延裘兄弟所作的释迦牟尼像,现存天台山万年寺的由谢秀旺1984年所作的观音像及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汤春甫于1991年所作的释迦牟尼像。

 

  四、传承意义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张小泉剪刀选用优质中碳钢镶嵌锻制刃口,经过72道工序制成。其"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剪切锋利、开合和顺、样式新颖、手感轻松"的特点,一直为人所称道。现在张小泉剪刀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世界4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上世纪50年代,生产一把剪刀是在"一只风箱一把锤、一块磨石一只盆、一把锉刀一条凳"的简陋条件下经过72道工序才完成的,而如今,张小泉剪刀90%以上的生产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工序最少的只需9道。随着冲压、注塑工艺的大面积应用,传统的工艺逐渐被遗弃,即使是仍在采用的几道传统工序,也只有退步,没有进步。众多制剪工人年事已高,无法亲自操作。致使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出现传承断档,如今能够从头至尾完成所有工序的制剪高手已不复存在,张小泉剪刀锻制工艺急需抢救、恢复。

 

  天台山干漆夹苎工艺的主要特征如下:

 

  1、原料特征:它的主要原料全是天台县本地的特产:生漆(天台街头镇一带)、苎麻(天台南平乡一带);五彩石粉(天台苍山宝华林场的石矿)。

 

  2、质量特征:"干漆夹苎"工艺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考究,质量上乘。它世代相传,是民间工匠长期积累出的一种独特的装饰技艺。它的整个制作过程全是手工操作,因此技术要求相当高,在取材和用料上十分讲究,制作的成品具有经久不蛀、光泽润亮、不开裂、不变形的特点。

 

  3、工艺特征:该工艺全部采用天然材料,制作程序全是手工操作。它使用的天然原材料有13种,以野生苎麻、原始生漆、古瓦粉、火山灰、防火石、朱砂、五彩石等原料,用传统加工方法加以提炼,经过原始烘干、打磨、夹苎、灰漆、水磨、贴金和砑金、罩金等48道工序。

 

  4、艺术特征:它应用于民间的寿棺制作、祠堂庙宇柱梁等外表装饰、寺院的佛像制作。最能体现它成就的是用"干漆夹苎"工艺制作的佛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神态典雅。

 

  四、干漆夹苎工艺的价值:

 

  1、历史价值: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的装饰工艺,它见证了历史。它具有保存时间长,不变形不开裂的特点。唐代中期,鉴真的弟子思托在日本用"干漆夹苎"工艺制作的鉴真坐像,宋代(公元984年),天台张延皎、张延裘兄弟用该法制成的一尊"伏填王释迦瑞像"由日僧带回日本,供奉于清凉寺,至今仍是我们了解当时佛教和造像工艺的最有力的物证。

 

  2、文化价值:它为天台山佛教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推进和传播作用。从历史上看,这一技艺用于最多的是佛像制作,它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佛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天台山佛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天台山佛教的兴盛,寺院的兴起,更为这一传统技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甚至许多僧人和居士直接参与了这一工艺的传承。

 

  3、艺术价值:用它的制作的成品,色彩鲜艳,光泽润亮。制作的佛像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神态典雅。

 

  4、工艺价值:在它身上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的选材的精良,用料的讲究,制作程序的严谨,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5、经济价值:长期以来,"干漆夹苎"工艺是民间工匠们谋生的手段。它的原料取自于天台山的树木植物和岩石,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用它制作的佛像等不仅受到本国寺院的青睐,还出口到49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出口创汇。

 

  6、对外交流价值:早在唐朝用该法制作的佛像就传到了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天台山佛教城用该法制作的作品为东亚和欧美等4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宝馆和宗教部门收藏,为我国的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传承意义

 

  目前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的主要传人为汤春甫及其艺徒郑丙瑞、金红初等,他们所制作品为49个国家和地区所收藏,多次荣获国际和国内工艺美术金奖。天台山干漆夹苎技艺不仅有重要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而且在修复古建筑、古文物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实用价值,能达到整旧如旧的效果。

 

  干漆夹苎工艺是天台民间工匠早已应用的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它能综合的体现出雕刻、彩绘等领域的艺术家在一件作品上发挥出共同的艺术魅力。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技艺,它见证了历史,为天台山的佛教文化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天台山佛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原料选取、加工提炼、到工艺制作,程序复杂,每一道工序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它身上凝聚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包含了丰富的科技内涵,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在现代修复古建筑、古文物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干漆夹苎工艺难度大,对工匠技术要求较高,学艺周期长,干的又都是手工活,青年人不愿学,随着老艺人的陆续退休,继承已成为干漆夹苎工艺这门绝活一个沉重话题。加上用于该工艺原料的原产地的人为破坏,原材料的供应出现匮乏的态势,使这一工艺面临濒危状况。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