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核雕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遗产编号 ⅷ―8 所属地区 陕西·西安·阎良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西安市阎良区 申报日期 2007
阎良核雕技艺的历史渊源
核雕亦称果核雕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名噪文坛的魏学伊《核舟记》的精彩描述看来,核雕艺术在明代已达到了博大与精细相结合的至高水平。
我国的核雕技艺分南北两大流派,两派又分很多支脉,阎良核雕属北派西安一脉。此脉源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山东,随时间的推移该技艺流传至西安,由我国著名核雕老艺人孙光明先生传承于阎良的赵秉科形成此脉系,主要以桃核雕刻为主。传说桃木能驱邪灭灾,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桃木刻制成各种制品或图腾,以供人们佩戴,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平安,而桃核亦是桃木,质地坚硬不易破碎,几百年不会损坏,它贴身佩戴的时间越长就越光润漂亮,使人爱不释手,特别是古时宫廷核雕工艺品,数百年来一直为核雕爱好者收藏。
阎良核雕的简介
核雕亦称果核雕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名噪文坛的魏学伊《核舟记》的精彩描述看来,核雕艺术在明代就已达到了博大与精细相结合的至高水平。传说桃木能驱邪灭灾,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桃木刻制各种制品图腾,以供人们佩戴。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平安,桃核亦是桃木,它贴身佩戴的时间越长就越光润漂亮。特别是古时宫廷核雕工艺品,数百年来一直为核雕爱好者收藏。
我国的核雕技艺分两大流派:北派和南派。两派又分很多支脉,阎良核雕属北派西安一脉。此脉源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山东,随时间的推移该技艺流传至西安,主要以桃核雕刻为主。阎良的赵秉科老人,出生于艺人世家,16岁时师承于我国著名核雕老艺人孙光明先生,将这一绝技传承了下来,人称“桃核赵”。桃核质地坚硬,不易破碎,雕刻刀具皆由创作者根据多年经验需要特制而成,有剜刀、刻刀、削刀、刮刀等。主要刀法有剜、刻、拨、挑、刮、削等十多种技法。
阎良核雕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有几十道之多。首先要备料,而备料则先需要选则纹路清晰,质地良好的桃核,选好后要对桃核表面进行初步的清洗,消毒。为防止刻好的作品变形还要将其放入锅中蒸,然后对桃核表面再次进行仔细的清洗,除掉残余的果肉杂质后,将其放置阴暗处晾干。然后根据桃核的纹路、大小进行构思雕刻,技艺熟练的话可以直接下刀,不熟练的可以用铅笔勾画图形后再行下刀。雕刻时需要雕刻者眼、手、心合一,稍微的差错都可能会前功尽弃。在雕刻的过程中为了使桃核纹路清晰便于观察,需不断用核桃油刷洗。为了防止作品生虫,作品大致成型后还须将桃仁用细针掏净。然后要用砂纸对成型作品进行细致的打磨,俗话称“三分刻,七分工”,这一环节对作品的面世尤为重要。打磨完后再用核桃油浸润擦拭,一件作品这才算圆满完成。
阎良核雕的作品有《一百零八罗汉佛珠》、《长安八景》、《八仙过海》、《龙舟》、《渔家乐》等,每个人物只有米粒大小,五官清晰,造型生动,所刻的舟,船舱有门,船后有锚,锚链环环相扣,令人拍手叫绝。
阎良核雕是立体微雕中美冠群芳的一绝,其坚硬柔韧,细密滋润的质地亦若女中娟秀,方寸之间造就乾坤万物,刻写人生百态,又如露凝百华,极尽其美妙。它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显示了我国传统工艺的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枚稀有瑰宝,它又深得国外友人的厚爱,对加强国际间民族文化的交流具有着重要意义。
阎良核雕技艺的基本内容
桃核质地坚硬,不易破碎,雕刻的刀具皆由创作者根据多年的经验需要特制而成。主要刀法有剜、刻、拨、挑、刮、钻、削等十多种技法。
桃核雕刻的工艺过程十分复杂,有几十道之多。首先要备料,而备料则先需要选则纹路清晰,质地良好的桃核,选好后要对桃核表面进行初步的清洗,消毒,为防止刻好的作品变形还要将其放入锅中蒸,接着对桃核表面再次进行仔细的清洗,除掉残余的果肉杂质后,将其放置阴暗处晾干,然后可以根据桃核的纹路,大小进行构思雕刻,熟练的话可以直接下刀,不熟练的可以用铅笔勾画图形后再行下刀。雕刻时需要雕刻者眼、手、心合一,稍微的差错都可能会前功尽弃。在雕刻的过程中为了始桃核纹路清晰便于观察,需不断用核桃油刷洗。为了防止作品生虫,作品大致成型后还须将桃仁用细针掏净。然后要用砂纸对成型作品进行细致的打磨,这一环节对作品的面世尤为重要,俗话称“三分刻,七分工”。打磨完后再用核桃油浸润擦拭,一件作品这才算圆满完成。
阎良核雕技艺的基本特征
阎良核雕是立体微雕中美冠群芳的一绝,其坚硬柔韧,细密滋润的质地亦若女中娟秀;方寸之间造就乾坤万物,刻写人生百态,又如露凝百华,极尽其美妙,具有悠久性、民间性、独特性、珍贵性多种特征。
一、悠久性:核雕技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名噪文坛的魏学伊《核舟记》的精彩描述看来,核雕艺术在明代已达到了博大与精细相结合的至高水平。
二、民间性:核雕技艺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琢磨,在民间流传至今,他的作品内容取材于人们的生活,反映了民间的风土人情,把民间故事情节刻画的生动逼真,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有长期蕴藏于民间的生命力。
三、独特性:核雕的独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这种工艺选材独特,需要在小小的果核上表现丰富的故事情节,而且这种材料质地坚硬,中间是空的。二是雕刻物件小耗费时长,例如雕刻一件简单的钟馗护身符熟练者就得需要二到三天的时间
四、珍贵性:因雕刻作品工艺精细微小,且耗费时日,得一珍品尤为不易,特别是古时宫庭核雕工艺品,数百年来一直为核雕爱好者收藏。阎良核雕的《一百零八罗汉》、《十马战车》等作品已成为果核雕刻界中的珍品。
阎良核雕技艺的主要价值
阎良核雕除其特征体现的价值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一、阎良核雕技艺精美,深受人们喜爱。进一步挖掘、抢救、保护、传承这一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对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阎良的核雕作品也深得外国友人的喜爱与赞赏。1993年世界果核雕核协会主席赫伯?迈里特先生鉴于阎良核雕的传承人赵秉科老先生在艺术上的造诣,吸收他为世界核雕协会会员。因此阎良核雕对于我国民间艺术与国际艺术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阎良核雕技艺的濒危状况
一、从事核雕技艺的人太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一是因为学习核雕技艺难度大,短期内不会出成果。二是经济价值不高。一件好的作品,光是选材就不容易,构思创作就更不容易。耗时长、创作难,制作后贱卖舍不得,高价无人买,这是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核雕的主要原因。加之桃核的可塑性远不及木、石、等材料,受固定形态和复杂纹理的限制极大,因此要达到核雕技艺的自由创作,尤为不易。人才缺失使核雕技艺陷入濒危失传的状态。
二、阎良核雕技艺的传承人赵秉科老人年已花甲早已从工厂退休,老伴无业,现家中还有一个女儿正在上大学,老人现在一直给他人打工,经济十分困难,凭借他个人的力量很难将这一传统民间技艺继续发扬传承下去,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大力的支持。
三、资金困难,保护工作受到制约。区文化部门受经费的影响,对核雕技艺的记录、搜集、抢救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完全以政府行为实施保护抢救确有许多困难,投资问题解决不了,阎良核雕技艺濒危失传的状况仍然难以改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