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30 所属地区 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三国时期,侗族先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逐渐形成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村寨的建筑时,有一些最基本的构件:鼓楼、萨堂(祖母祠)、戏台、民居、禾晾、禾仓、寨门、凉亭、风雨桥,鼓楼前的歌坪。这十大件实际上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侗族村寨聚落于社区中的一个建筑群,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鼓楼、民居、萨堂、风雨桥了。

 

  二、建筑特点

 

  鼓楼是一个寨子的中心,鼓楼附近是歌坪、戏台、萨堂,这四部分构成了侗寨的核心圈。紧紧地周绕着鼓楼的是民居住房圈,再外一圈是禾晾和禾仓,接着是寨门、凉亭、风雨桥。

 

  侗族的建筑匠师皆为当地的侗族民间工匠,侗族称为"梓匠".在设计鼓楼、风雨桥以及民居等时,他们凭借的工具只是一杆传统的度量尺,称为"匠杆"."匠杆"用一片竹子临时制成,长度相当于房屋中柱的长度,刮去青皮,用曲尺、竹笔和凿刀把一座楼房的柱、瓜、梁、檩、枋等部件的长度和尺码绘刻在上面,使用起来,横比竖量,无不得心应手。

 

  传统的侗族匠师还使用一套世代相传的建筑符号,一般有26个符号,但常用的只有13个。这些像汉字又不是汉字的符号只有侗族的匠师才看得懂,它们被刻在"匠杆"上和建筑构件上,这种侗族乡土的建筑学工具不愧为一种简便易用的工具,虽然简易但却有神机妙用。

 

  1、寨门

 

  侗族的寨门为"井干式"木构建筑,侗族称之为"现".一般几十到百来户的侗寨,其寨门都修建得比较朴素,也不高大,大约宽1.6米左右,高3米左右。比较大的寨子就要把寨门修建得大一些,装饰也要讲究一些。侗乡的寨门形式大同小异,风格有别。寨门分前、左、右三门或前、后、左、右四个寨门。这要看村寨的大小、通道的多少而定。

 

  在四面敞开的环境中,侗家的寨门实际上没有任何防御的功能。从风水的角度考虑,寨门有贯龙脉、通声气的作用,除此之外,侗家的寨门更重要的功能是它的仪式功能,寨门对于侗家人来说,是一个很有文化性的特殊场域。村寨之间的大型的交往实际上是从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结束的,因此,寨门不仅只是界标,它更是一个仪式的场域,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门。

 

  2、鼓楼

 

  鼓楼又称"罗汉楼",埋巨木为中心柱,建成塔形"独角楼",矗立于侗寨之中,立地顶天,成为侗家人的精神象征。

 

  侗家传说鼓楼是照"杉树王"的样子建造的,总体轮廓真的很像杉树,体现了侗族有关大树崇拜的观念。鼓楼内部有四根大柱直通而上,柱间长凳围着中心火塘。楼顶悬大鼓,每遇大事击鼓为号。塔式鼓楼除八角外,也有六角或方形的。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拨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族人民中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鼓楼之所以占据侗寨的中心位置,乃是因为它是一个神圣的空间。鼓楼的神圣性首先在于它风水意义上的特殊性:侗族人建寨时鼓楼的安放有"点穴"的意思,就像侗族歌谣中唱的那样"鼓楼建在龙窝上".不仅如此,它还有着多层的神圣含义。

 

  鼓楼是一幢空洞的大屋子,除了火塘、板凳、木鼓之外,里面空空的没有任何家具,不作任何私人性的日常用途。平常不用的日子里它就空闲着,人们可以随便的自由进出,而鼓楼的闲置状况恰好表明它同琐细的凡俗的日常生活保持着一个疏离的立场。从礼仪上说,大器是不可轻易使用的,所以鼓楼总是在有特殊事务的时刻才会正式启用。

 

  鼓楼的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每当夏日炎炎,男女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事。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特别是春节期间,村村寨寨聚集鼓楼广场,吹芦笙,对歌作乐。或以侗族民间传统故事为题材,自编自扮侗戏,登台演唱。

 

  3、居民

 

  侗寨的居民住房以鼓楼为中心,逐层扩散开来,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建筑群,民居是完全生活化的空间,以实用为考虑根本,故没有鼓楼或风雨桥那样多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侗族的民居建筑从最早的缘木"巢居"到原始的"棚屋",到家庭公社共居的公房,最后发展到今天普遍可以见到的干栏式木楼,其间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侗族的民居建筑就大类型而言,属于典型的山地干栏式木楼建筑。所谓干栏式建筑,是指在地上或水中打桩立柱,树栏杆,将房屋构筑其上,用这种方式修建的房屋通称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在全世界皆有分布,此种建筑最初体现出的最实用的功能便是防水淹、防潮湿、防蛇虫、防野兽等,中国南方民族多以干栏式居屋为主。这是由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森林资源以及文化传承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干栏式木楼一般是三层建筑,底层接触地面,较为潮湿,易受虫蛇侵扰,是不住人的,用来安放舂禾的石碓、堆放农具柴草、圈养家畜等等,第二层是住人的区域,有火塘、卧室、楼梯间、宽廊以及其他辅助空间,这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第三层一般是用来存放粮食,以及一些不常使用的生活用具,基本上是一个仓库。有的人家也把这一层装为卧室,以备待客时使用,卧室是一家之中私密性较强的空间,来客一般不随便进入,只是主人作寝室之用。

 

  占用面积最大的既独立又起连通作用的中介空间是二层楼上的宽廊,它是侗族民居内部的重要空间,在宽廊内往往放置着供妇女劳作的纺纱机、织布机之类的工具。宽廊一端与楼梯相连,内侧与同廊道平行的各个小家庭的火塘间、寝室等相通。侗族的一幢大木屋,往往是一个父系大家庭共居的地方,兄弟之间各自结婚组成家庭后,有分家不分房的习俗,几个小家庭共同居住在同一幢木屋内,宽廊就是由几个小家庭组成的父系大家庭的不分彼此的公共空间。

 

  侗族民居的另一特征是"倒金字塔"形状,即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挑出60厘米左右,第三层又在第二层的基础上再挑出60厘米左右,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形木楼,这是侗族人利用空间的一种办法,这种占天不占地的办法真可谓是巧夺空间。

 

  4、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廊桥、亭桥,就是在木悬臂梁式平桥上建造长廊。侗区多河溪,风雨桥几乎每寨都有,有的并不只一座,是入寨必经之路。风雨桥既可供行人遮风避雨,又可兼作寨门,更是村民游息聚谈之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