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7 所属地区 陕西·西安·灞桥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西安市灞桥区 申报日期 2007

 

  竹篾子灯笼有3种:寡灯(最大)、中灯、星星灯。

 

  寡灯是娘家为新出嫁女儿在婆家过的第一个新年送的,送灯形式叫追灯;中灯、星星灯是舅舅为外甥送的。所有灯笼都是用大红色皱纹纸贴面,而且只贴中间一部分,两边仍露出细致的竹篾子。

 

  狄寨竹蔑子编织工艺的基本特征

 

  此项编织工艺传承久远,影响广阔。其取材讲究,流程清晰,工艺精细,造型圆润,色彩感强,寓意丰富,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狄寨竹蔑子编织工艺的主要价值

 

  一、艺术价值:是关中地区民俗文化的集中象征,其编织工艺和圆润造型充分反映关中群众的高超劳动智慧,给人们带去吉祥的寓意和美好的艺术感受。

 

  二、经济价值:关中地区竹篾灯笼有着很广阔的商业市场, 所编织的灯笼除富平、临潼一带商贩直接订购外,还销往外埠,时常供不应求,有广阔的经济开发前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