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架花焰火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28 所属地区 陕西·汉中·洋 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汉中市洋县 申报日期 2007

 

  洋县杆架花焰火是以高杆梁架为扎制形式,以反冲式火箭(民间称“来回码子”、“祖先童子”)来回自动点火、高空燃放的一种大型组合焰火。

 

  1、杆架花品种。

 

  杆架花焰火种类有80余个品种,与之相配伍的其他焰花品种有200余种,它多以历史故事人物为表演形式。故其名称有:《火焰驹传信》、《白蛇传断桥相会》、《哪咤闹海》、《鹊桥相会》、《草船借箭》、《穆柯寨》、《猪八戒背媳妇》、《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取经》、《八仙过海》、《火神坐殿》、《魁星点状元》等,另有《九连宫灯》、《盒子灯》、《金线吊葫芦》、《狮子滚绣球》、《飞鸽传信》、《红绿葡萄》、《红绿向日葵》、《红绿金银灯》等。配合杆架花焰火表演的大型焰火有高空礼花和中空组合焰火。高空礼花升空高度为300米,有50多个品种,如《红蜘蛛》。中空组合焰火升空高度70米至100米,有100多个品种,如《贵妃出浴》等。配合杆架花燃放还有8类小型焰花。它们分别为吊线类,如《手提葵花》;手持类,如《彩竹筒》;升空类,如《牡丹花》;喷花类,如《全家乐》;火箭类,如《天女散花》;旋转类,如《花草斗妍》;烟雾类,如《烟火蛇》;旋转升空类,如《三起三落》等。

 

  2、杆架花烟火制作工艺流程。

 

  切纸→制筒→打底、打喷口→下引线→制珠装药(包括:单质原材料粉碎过箩→按配方称量→用铜丝箩混和过筛→加酒精造料制珠→自然晾晒干燥→检验、分类、标记入库→装配成品药珠)→组装→包装→成品入库。

 

  3、杆架花焰火组装工艺。

 

  洋县杆架花焰火主杆上的焰花一般可安装为12楼、 24楼、48楼。以24楼的焰花为例,主杆的高度为20米,主杆上捆扎横杆6根,主杆周围置较短的竖杆多根,(主杆有多少楼,小杆就有多少根),距主杆5米至20米不等,每根小杆均用绳索与主杆连接。主杆与小杆上均安装各款架子花,主杆和小杆之内外场地组合配置以中空、高空等大型焰花和旋转类、烟雾类、火箭类、吊线类等多款小型焰花。主杆小杆的连结线上附有火药引线。在主杆中部安装有火神庙,内供奉火神――古帝祝融,主杆顶则站立手持斗笔的魁星。

 

  主杆多以松木或杉木拼接而成,将其根部栽入地下;小杆多采用较粗大的竹竿。主杆中部的火神庙宇以木板制做并彩绘,顶端魁星与杆架花其他故事人物道具多以铁丝扎制,角色衣着以布料或纸料制作。

 

  4、杆架花焰火燃放工艺。

 

  利用火箭反推原理,“祖先童子”(火箭码子)来回点燃各个焰花。主杆上布置的焰花燃放顺序为由下而上,每根小杆上的焰花均对应主杆上的一楼焰花,焰花燃放连绵不断,没有间隙。其基本顺序是:点火,以火箭点燃《火里显字》,其焰花显示焰花燃放主题文字。接下来,各个小杆的焰花与主杆上对应的焰花陆续燃放,中途点燃主杆中层火神庙焰火,最后点燃顶端魁星(也有扮孙悟空的)焰火,此时达到高潮,高空焰花燃放,戛然而止。在整个燃放过程中与杆架花焰火相配伍的其他类型的焰花,杂陈其间。这些类型的焰花,燃放也有顺序,一般为:先小型焰花,后中空组合焰花,接下来为高空礼花。另外,《活人耍火龙》也贯穿其中,耍火龙的先后视焰花表演内容而定。

 

  5、《大唐宫廷杆架双背剑》。

 

  此为杆架花焰火中的一款,是洋县杆架花焰花中的精品,焰火规模大,其燃放方式为正、背双面同时燃放,焰火中故事人物众多,绝活多,焰花稠密。其组装结构为:外围第一圈为花墙,其上安装滚花、红黄绿灯子花、喷花等;外围第二圈为宫廷盒子灯,内有历史典故人物造型、古刹、名塔,此圈内还有双龙彩门、翡翠葡萄等;外围第三圈内为火字及瀑布焰火;中央为主杆,主杆居中处有火神庙,顶端为魁星或孙行者;小杆架花分设在圈内主杆前后,分别为文武斗子(文斗发光,武斗发火)、花树等。文斗和武斗前后配置以艺术盆花和低、中、高空焰花组合及礼花,由祖先童子先后点火,穿梭燃放。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