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将打造世界遗产群落 展现东方文化特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将发挥大运河、西湖两大世界遗产综合效应,争取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推动南宋皇城等申遗工作,打造世界遗产群落。”9日,浙江省杭州市代市长徐立毅在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定调杭州将打造“世界遗产群落”。

 

  杭州,于隋朝时定名,于唐朝时扬名。这个被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之为“天城”的城市,历史悠久,人文丰瞻。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作为吴越西府、南宋行在和明、清的浙江省会,历史的印记在杭州的土地上层层堆叠,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散发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提到杭州,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西湖。2011年,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成功申遗。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杭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居同类城市第一。”徐立毅如是说。

 

  拥有“双世遗”后的杭州虽魅力激增,“圈粉”无数,但从未改变申遗时做出的承诺。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时,杭州市政府承诺坚持“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时至今日,年客流量直逼3000万人次的西湖景区依然坚守承诺。

 

  当下,“双世遗”综合带动效应下的杭州正在争取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推动南宋皇城等申遗工作。

 

  “我们已经编制了良渚文化国家公园的概念性规划,为良渚遗址的保护利用描绘了蓝图。”杭州市人大代表、余杭区区长陈如根表示,目前良渚古城遗址正紧锣密鼓准备申遗工作,对于遗址的发展利用,将以申遗为前提、以良渚古城遗址为核心,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良渚文化国家公园。据悉,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此外,在2009年,杭州也正式启动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该工程范围总面积14.1平方公里。工程计划以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展示为主,融合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功能,建设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展示南宋山水花园式皇城的遗韵。2016年10月,“南宋皇城小镇”正式开镇,该镇就位于南宋临安城遗址核心保护区——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除了打造成世界级旅游产品,该工程的另一个目标就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杭州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加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打响丝绸、茶叶、中医药、瓷器、书画等特色品牌,进一步彰显历史文化魅力。”徐立毅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杭州将着力展示东方文化特色,打造世界遗产群落,进一步建设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