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分组讨论良渚申遗是热点 戴上VR眼镜还原宫殿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昨天,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十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报告和大会建议案。

 

  我在民革界别小组旁听。今年有不少新委员,落座后彼此介绍相识,介绍到郭青岭委员时,话题跳到了“良渚申遗”。她曾在良渚文化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工作17年,目前仍在良渚遗址管委会工作,熟稔于此。

 

  大家询问进展,郭青岭说:“前不久有国外专家来良渚,看过后说‘中国的史前文明,是被世界低估的’。”

 

  说这话的科林·伦福儒,80岁,世界上最权威的考古学家之一,3月下旬第二次到访良渚古城。早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由于良渚这些年一系列的重要发现,世界考古界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商代以前的历史。”

 

  根据计划,良渚要力争在2019年实现申遗。

 

  一旦申遗成功,良渚以何种方式展现?会后,郭青岭委员跟我介绍:“不破坏、少新建,是对历史的尊重,依旧会保留自然的状态,即外界常有的评价‘杭州有个大草原’。”但她说,也在讨论,考虑引入科技手段,比如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将丰富的考古成果以立体形式呈现:“眼前看到的是一个宫殿遗址,戴上眼镜就是我们还原的面貌,包括一些文物陈设。”

 

  两个多小时的讨论,“文化”是核心话题之一。

 

  蔡云超委员发言时也认为,要加大研究力度挖掘地域范围特征,新、老杭州人对城市的认可,是通过文化的力量实现的。

 

  徐国英委员提出,杭州茶产业发展不能只有“西湖龙井”,还要把淳安“千岛玉叶”等品种也带动起来。

 

  包嘉颖委员提出,政协委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会议期间协商杭州发展大计外,日常调查研究也要更加深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