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刺绣技艺_非物质文化遗产_传统手工技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遗产编号 ⅷ-19 所属地区 上海·浦东新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浦东新区 申报日期 2006

 

  三林刺绣是上海三林地区特有的地方刺绣形式,是上海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绣艺流派之一。

 

  三林刺绣古称“筠绣”,是一种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料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它在本土绣的技艺基础上,集中国传统四大名绣之精华,融明朝上海露香园的顾绣之精髓,并在此基础上注重时尚元素,开创出了与其它绣法所不同的流派风格,以线细、针密、针法多样、色彩丰富、精制细腻不留针线痕而著称,其独特的“抽、拉、雕”技艺更是堪称一绝。(“抽”,是在丝绸上抽掉几根丝,形成一定的几何图案;“拉”,是用针线将丝拉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雕”,用剪刀剪掉平面上一些部位,再“雕”成镂空的立体图案。)

 

  三林刺绣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渗透了地方民众的精神、习惯、心理、感情和审美方式,其作品能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生活特点、生活情趣密切相关。它的能量是无限的,在传承发展中,它既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刺绣技艺,又为妇女再就业拓宽了道路。其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家庭实用价值,而且能作为工艺品具有较高观赏、收藏价值。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机绣、电脑绣的出现,三林刺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具体表现于三林刺绣传承过程中老一辈刺绣艺人逐渐萎缩、新生代文化兴趣向现代文化的发散,以及记载有关技术的专门书籍、影像资料严重缺失等,这给三林刺绣的生存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很有必要将三林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象加以保护,并在保护中进行更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